禪宗「大徹大悟」與密宗「即身成佛」之差別

壹、前言

佛教由印度傳來中土,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越經各代祖師的證悟了知而創立了各宗各派,即:禪宗、淨土宗、律宗、法相宗、賢首宗、 論宗、天台宗、密宗等共八宗,此即佛教的八宗。再加上成實宗與涅槃宗 ,即是十宗。各宗各派皆有其獨特見解與立論。然,時至今日,學佛行者不再各自標榜其為何宗何派,何以故? 蓋因其幾乎融合為一,很少有再分門別派。 其實每一宗派皆是佛教的重要經典。前云八宗,前七種一般云為「顯教 」,後一之「密教」乃對於顯教所稱之詞,為世尊宣示出世法,而能令人易於理解明瞭為主的顯教;另示如來真實義理秘而不宣者,則稱為密教,乃為法身大士如實宣說,並非佛陀特別為秘密而說的,故密教非方便施設之教。

吾未悟契自性,今欲試言禪宗與密宗之看法,若有不對之處,請不吝指正。

寶海上師云:「密宗實則就是無上大禪。」,而且禪通於一切宗教,不論是天台宗,或淨土宗,乃至外教之道教、婆羅門教、基督教也重視禪。甚至文人雅士、百官文武亦有涉略者,可知禪宗在今日時代是非常時髦的宗教。而其要者,禪不外在於能令產生正定,明心見性,徹悟自己本來是佛。密教則更能令人「即身成佛」,即現生可成以為佛。由此可見此二宗之殊勝微妙,遂令人人嚮往而欲探討追求者也。

貳、明密宗「即身成佛」之義。密宗最重要旨義,在於「即身成佛」,即:現生就可以成為佛陀。這在顯教來講是很難以想像的,認為須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的長時間修行,輪迴一次又一次,死而復生,生而復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幾千萬回,生生世世的修行,方得以成佛。然真言宗卻在這一生的剎那間就可成佛,實是不可思議 。

龍樹菩薩菩提心論云:「真言法中提即身成佛故,是說三摩地法,於諸教中闕而不書」這是密教「即身成佛」的主要依據論典。此論又云:「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由此偈頌可知,吾人若能契達白淨菩提心,那麼父母所生之肉身,現生之中,亦可成就佛果位。

日本弘法大師亦有「即身成佛義」之著作,解釋「即身成佛」四字之含義,剖析入理,淋漓盡致。頌云:「六大無礙常瑜伽〈體〉,四種曼荼各不離〈相〉;三密加持速疾顯〈用〉,重重帝網名即身〈無礙〉。法然具足薩般若,心數心王過剎塵;各具五智無際智,圓鏡力故實覺智〈成佛〉。」

以此八句頌來讚歎「即身成佛」四字之內涵。前四句頌闡述「即身」之義;後四句頌說明「成佛」義。僅此八句頌表吾人無盡秘密莊嚴藏,故真言行者,依三密瑜伽之妙行,開展無盡秘密莊嚴藏大曼荼羅,示現如來智慧德相,則能即身成佛。

在前四偈所云「六大」、「四曼」、「三密」,是人人本來具足的。地、水、火、風、空、識六大,乃宇宙萬有的基本性質,故不論一切人類、一切萬物、情與非情皆具備的,故有云六大無礙周遍法界。因地大是堅固性,如吾人之骨、髮、指甲等屬地大又人類之我執重,不易去除,也是地大的一種展現。水大是溼潤性,火大是溫暖性,風大是流動性,空大是無質礙性,識大是了別性。如體有溫度屬火大人;血液、唾液等屬水大;人有呼吸用屬風大;人能分別計度的意識作用,屬識大;能在空間活動,屬空大。而此六大在所有一切的身上,皆是平等的,有互相涉入、自在無礙的性質,故其體性是周遍法界,圓融無礙,故云「六大無礙常瑜伽」。

四曼即四種曼荼羅。即是:大曼荼羅、法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羯磨曼荼羅等。大曼荼羅即吾人全體;法曼茶羅是音聲、語言、文字也。三昧耶曼荼羅即標誌,如公司行號之商標等。羯磨曼荼羅乃吾人之一切行為、動作也。此四種曼荼羅為人人所具備的。人須吃、飯睡覺以維繫生命;以佛妙法音來滋養我們的法身慧命,以善行事業以利群生,故有羯磨事業作大佛事,利益一切含靈群識。而三昧耶曼荼羅有平等、本誓、除障、警覺、 等四義。平等義指一切眾生與如來自性平等無二;除障者修法時,若能契入三昧耶時,則可破除心中的障礙,顯現自性本具的佛智。驚覺者,即吾人若受持本尊的三昧耶形,而能驚覺自性,頓開佛慧。本誓乃三昧耶四義中之根本要義,即諸佛菩薩依其因地發願修行前成就後,也能本著其誓顯行菩薩道。是以凡夫若能依諸佛之三昧耶形修行,亦能得諸佛菩薩誓願力之加持而得契入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