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則依三種妄執,亦名三大阿僧祇劫,但此非就時間長短而言,乃謂若能修行,越過百六十心中,第一重粗妄執,即名第一劫,由聲聞、緣覺而發起大乘出世間心也。又越過百六十心中,第二重細妄執,即名第二劫,由大乘菩薩而發起真言出世心也。從此更越第三重極細妄執,則佛慧初生,如初三晚上之月亮,雖未很圓滿,可是圓相已很明顯,是名第三劫,淨菩提心、出世間心生起也。若一剎那間,能超越此三種妄執,即可剎那成佛,這就是真言宗之所以能「即身成佛」,而不須要經過很長久時間的道理之所在了。
肆、行位階差
行位階差者,即達到成佛之階級不同也。
小乘立五位。
法相宗立四十二位。
法性宗直立三賢十地。
華嚴宗立六位圓融,一位即一切位等。
真言宗則兩部所立之位次不同,大日經立三劫十地,金剛頂經則於十地之內,立十六大菩薩生。在此舉金剛頂經為例,十地與十六大菩薩名雖不同,而實際上只是開合之不同而已,今列表於下說明:
初、歡喜地 | 薩王愛喜 | 金剛部 | 東方發心 | 菩提心門 | |
二、離垢地 | 寶 | 明徹無垢故。 | 摩尼部 | 南方修行 | 大福德門 |
三、發光地 | 光 | 無垢即本有光顯故。 | |||
四、燄慧地 | 幢 | 如意寶在幢上發光故 。 | |||
五、難勝地 | 笑 | 合真俗二智之相違故 。 | |||
六、現前地 | 法利 | 最勝之般若現前故。 | 蓮花部 | 西方菩提 |
大智慧門
|
七、遠行地 | 因語 | 遠出二乘之僻見故。 | |||
八、不動地 | 業護 | 煩惱不能動故。 | 羯磨部 | 北方涅槃 | 大精進門 |
九、善慧地 | 牙 | 四無礙辯依於牙故。 | |||
十、法雲地 | 拳 | 法身充滿持如來三密。 |
經過以上之說明,大眾應該對真言宗與各宗之比較,能有概略性之瞭解,唯 真言密法廣大深奧,絕非以文字語言能表達一、二,必須依於上師之口訣、儀軌,如實修行,才能一窺密宗堂奧,所謂「言語道斷,心行滅處」是也。唯密宗行者,切不可因此而起傲慢憍狂之心,須知八萬四千法門乃應八萬四千眾生之根機,應機即是最佳法門。必須視眾生皆為本尊之化身,恭敬對待,平等無二,先以大乘經典為基礎,具備正知、正見,再依 上師所傳之口訣、儀軌,如實精進修持,必能迅速獲得悉地,直證無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