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思想之淨化:
1.如何淨化意識:
一、從心經中了解空慧、空性。即萬緣放下。甚深禪定中進入深層意識。觀諸法空,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
二、修行、練功夫、生活上:最重要放鬆。放鬆中,才能體受生活上的快樂。一切皆空,人生一場空;沒甚麼好執著。
三、一絲不茍,全放下;即是放鬆。鬆是一切基本。鬆產生定。心經上只是一個阿字。直心放下。佛心顯現。
四、淨化思想,內心清淨。修持『虛空那一點』即能相應。
五、修心之口訣:心氣一致。以心做解脫。
2.沒有真心。修法不易成就:信心、願、行;是入門功夫。
3.心最微妙:每日念頭生、滅;起伏不定。此乃因未契入空性。仍有執著淨化至一心不亂。不受第七意識的作用。
參、妄念之去除:
1. 知見多。容易動。妄心不息所致。
2. 妄心(火):吾人妄心一動,如火在心內燃燒,遂生煩惱。
造業受苦之根本。
3. 了知諸法如幻:凡是不動無明。不生煩惱。一切一切不取不捨。火不能燃燒。可轉成智慧光氣。
4. 追求口訣之心,亦是一種狂妄之心。
一、 唯有好好安於現狀。
二、 將目前得力的修持方法,〈循序漸進〉才能疾速成就。
5. 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
6. 時時把握自己,起心動念中,觀照自己。是佛是魔。只是一剎那間。
7. 不可起心動念:連念頭一剎那閃過;皆不可。
8. 起心動念之收攝:妄念平息下來。如此放下。如此安住。就是一個解脫地。
9. 妄念止息後:空的狀態就豁然開朗了。
10. 心若不動:自不會起無明妄動。就無所謂劫數。
自然能契入自性。一切無礙。
補充:
禪定達到最高點是:見明體。只能說見性。並未開悟。明體只能看;不能為我們所用。
開悟:並非思想上突然想通的;是一種高度智慧的開發。開悟的狀態下,它是在一個瞬間;身心綜合調整到某一個狀態。讓你感覺到,不假思索、直心體受。讓你了解到某一個道理;或是體悟到甚麼境界。譬如:甚麼是清淨?甚麼是放下?甚麼叫做無念。開悟:它是身心同時調整;不只是心理上、生理上;也要搭配所達到的狀態。
1.如何淨化意識:
一、從心經中了解空慧、空性。即萬緣放下。甚深禪定中進入深層意識。觀諸法空,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
二、修行、練功夫、生活上:最重要放鬆。放鬆中,才能體受生活上的快樂。一切皆空,人生一場空;沒甚麼好執著。
三、一絲不茍,全放下;即是放鬆。鬆是一切基本。鬆產生定。心經上只是一個阿字。直心放下。佛心顯現。
四、淨化思想,內心清淨。修持『虛空那一點』即能相應。
五、修心之口訣:心氣一致。以心做解脫。
2.沒有真心。修法不易成就:信心、願、行;是入門功夫。
3.心最微妙:每日念頭生、滅;起伏不定。此乃因未契入空性。仍有執著淨化至一心不亂。不受第七意識的作用。
參、妄念之去除:
1. 知見多。容易動。妄心不息所致。
2. 妄心(火):吾人妄心一動,如火在心內燃燒,遂生煩惱。
造業受苦之根本。
3. 了知諸法如幻:凡是不動無明。不生煩惱。一切一切不取不捨。火不能燃燒。可轉成智慧光氣。
4. 追求口訣之心,亦是一種狂妄之心。
一、 唯有好好安於現狀。
二、 將目前得力的修持方法,〈循序漸進〉才能疾速成就。
5. 欲著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與道相乖。
6. 時時把握自己,起心動念中,觀照自己。是佛是魔。只是一剎那間。
7. 不可起心動念:連念頭一剎那閃過;皆不可。
8. 起心動念之收攝:妄念平息下來。如此放下。如此安住。就是一個解脫地。
9. 妄念止息後:空的狀態就豁然開朗了。
10. 心若不動:自不會起無明妄動。就無所謂劫數。
自然能契入自性。一切無礙。
補充:
禪定達到最高點是:見明體。只能說見性。並未開悟。明體只能看;不能為我們所用。
開悟:並非思想上突然想通的;是一種高度智慧的開發。開悟的狀態下,它是在一個瞬間;身心綜合調整到某一個狀態。讓你感覺到,不假思索、直心體受。讓你了解到某一個道理;或是體悟到甚麼境界。譬如:甚麼是清淨?甚麼是放下?甚麼叫做無念。開悟:它是身心同時調整;不只是心理上、生理上;也要搭配所達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