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心態要了解:
1. 對上師之恭敬心:心目中之上師是完美的。
2. 對本尊之歡喜心:任何一尊,我皆喜歡它。
3. 對護法之信仰心:護持我们免一切災難,修它的不動心、金剛心。
4. 對法本之信 心:一切法。皆要深信不疑。
你的心目中要有:
1.上師。 2.本尊、佛、菩薩。 3.護法。 4.尊重法。
修行三要素:
壹、心態之調整。
貳、思想之淨化。
參、妄念之去除。
壹、 心態之調整:
1.日常生活:
一、思想看得開。內心放得下。心胸坦開來。
二、應放下一切追求之心。〈安止身心〉
三、一般過日。安止於平淡,從平凡中,體受平凡的滋味。〈實在、安心、踏實。〉
2. 隨時隨地體會到→當下的重要和美好。
3.懂得如何生活:一、欣賞人生。二、享用生命。
4.老實過日子:
一、如實面對己心,照顧好自心。
二、一步一腳印的生活。
三、固定的作息。
5.一個最有福報者:
一、有歡喜心,歡喜過日子。
二、有寂靜心,常處寂靜中。
三、心胸寬闊、光明正大。
四、每一刻都高高興興,都在法喜中。
6.不要與人比較;只衡量自己是否進步。
一、 自性是否常保持清淨。
二、 身、口、意三業是否常清淨。
三、 身心是否常處光明安樂中。
四、 平時是否常念念智慧增長。
7.隨時接受:打雷、偶陣雨、天晴、狂風大雨之訓練;心要如如不動地走過來。
8.日常生活中,能自淨其意。(放下)從清淨、寧靜、祥和、內心無事,不起伏;培養出念力。
9. 每日深思:
一、修慚愧心。
二、涵養不夠。
三、所學不足。
※ 懺悔行:謙卑心。以謙卑心顯出德性之偉大。當外境行不通,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心清淨。心自在。一切外境自然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