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咒語或手印如沒配合觀想則這些法等於是空的。密宗所以可以直接改變人的生理、心理,在短時內能即身成佛,最重要原因是觀想。如沒觀想就失去了密宗的旨趣了。觀想到底有何作用?觀想對人會產生何種影響?簡單地說,你這個人執著心很重,應該修持那一種法才比較能去除執著心?在密宗皆具有方便法門。需知聽聞佛理,而沒去做是無法產生實際上的感受與改變,所以,最重要一點是各位除了實際研究佛理外,要實際去修持。唯有如此自己才能體會到佛陀要告訴我們的理念。此點很重要!目前,佛教界皆只重佛理研究,這固然很好,但如沒有實際修持,理論就會成為空談;佛理是佛的智慧,行者必須以自己全部精神投注在其中,才能徹底了解佛陀所述說的佛理真諦。例如,大家喝過檸檬汁,大家皆知它是酸的,但各位可能沒注意到,我喝時內心對檸檬真正的覺受其程度到底如何?你雖曾喝過,但我現在對酸的感受也只有我自己知道,而他人卻無法測知。可見修行是多麼地重要!所以,密宗為了使眾生用實際行動突破自己,使契入空性,了解佛的智慧故創立了各種觀想方法。觀想是密宗修持中最重要的重點。例如,觀想全身消失,最後剩下一張皮,甚至,連皮亦空掉。我執重之人很執著自己身體,如觀想時能使身體消失,無形中執著心就去除了,進而達到轉識成智。
以前,我初學佛時,那時壞習慣多。但佛理講:人要修善。這個不可做,那個亦不可做,當下我感到自己全身好像被綁住了,這樣不是,那樣也不是。但無論怎樣嚴格律己亦無法做到佛要求的理想境地。畢竟我不是佛。我是初學佛之凡夫,但我做不到心中會生罪惡感,使內心產生種種矛盾。但慢慢地修持至久就能契合佛理,無形中便去掉不好的習性。所以,學佛是很快樂的事,而不是很痛苦的事,這樣的宗教亦不是束縛的宗教。
例如,個人曾對弟子開示:小孩看到自己的冰棒掉在地上會哭,因最心愛的冰掉在地上。但長大至二、三十歲再吃冰時見冰棒掉落到地上會哭嗎?不會。不知各位是否研究過其中差異?其差異是人的思想提高了、見識多了、心理漸漸了解很多道理了。故冰棒掉地就不哭了,已能接受此事了。各位,這就是一種解脫,這是一種智慧的解脫。所以,觀想會使人在很自然的狀態下改變自己的習慣、去掉執著,故修持很重要。例如,觀想本尊,例如,修觀音法。最重要的是將觀音觀得清清楚楚,最好觀音能現前。甚至,認為本身就是觀音菩薩。密宗為何要創立此觀想法呢?觀本尊到底有何意義?觀己成本尊有很多的益處!例如,分別心重之人,如告知要修平等觀他絕對無法做到,因他的習性是分別心重。分別心與平等觀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要想去除分別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常觀佛像。因每一佛像皆雕得很好,使人見後自然覺受清淨自在的意境。見到了佛像會想要拜佛,會恭敬地向佛頂禮。此行為流露出之德行是如此清淨、自在、圓滿,正是人所需的思想、所需的精神。所以,觀想佛像亦有此功德。觀己成本尊時,此時你就是佛,你是否會因一些小事而生氣呢?不會。因為此時你是佛。所以,觀己成本尊時,自己自然會感受到清淨、自在、圓滿且一切心皆會放下。此時人格已無形中慢慢轉變成和本尊相等德性。所以,分別心重之人觀佛像便不會生分別心。
例如,貪念重的人,密宗用何法對治呢?用布施。密宗施食,中午、下午的施食皆是布施。在施食時要起慈悲心觀六道一切眾生現前。因心念一動眾生馬上會感受到,如你生氣他們亦生氣。故布施時要起慈悲心、廣大心觀很多東西給他們吃。一個貪念重的人你要叫他去救濟眾生,漸漸地他對物質享受會看輕、貪念自然會去除。故密宗用布施去眾生貪念。在密宗修行時有一觀念是修法時不是為成就自己(此乃自了漢之行為)而是為一切眾生而修行。奇怪?明明是你一人在修行。怎又道是為眾生呢?試想若自己沒有契入空性,又如何能指導他人呢?當年,釋迦牟尼佛為替眾生求一解脫之道,於是親自走一趟修行之路後,將他體悟開示給我們聽。所以修行要有為天下眾生而修之心。因為,唯有上求無上大法才能引導一切眾生達到解脫之境界。這是多麼大的慈悲心、廣大心啊!
密宗修法時要觀自己背後右方是父親、左方是母親,再後是兄弟、冤親債主等親疏好壞向外推廣,一切眾生皆在後面。並觀我修時他們皆同我一起修。這是何等慈悲啊!所以,以我心轉變人之心態使體會佛之廣大心,是密宗使人快速領悟佛法的方法。故人有何毛病、有何執著心,密宗就有不同的修持法。引導行者能在很短時間內改變習性,進而能令人獲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