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的誓願力

什麼叫做自性眾生?就是你內心無量無邊的三業而成的煩惱種子,把它滅掉了,那叫地獄眾生空了,有一個煩惱不滅,地獄仍然不空,隨業受報,永遠流浪生死,所以從地藏王菩薩這個誓願力來講,我們把它弄清楚,所以修行,小乘是心求外在的力量來救拔我們,那是小乘,大乘菩薩是求心性解脫,心性的解脫不靠外力,自心即是佛,即心即佛,不求外力,一切佛德,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何用外求,佛性本來具足,何必外求?只因為烏雲遮月,所以烏雲散去,佛心自然現前,也不假修飾,弄個明白自然烏雲散掉,佛心自然凸顯出來,頓時之間就可以超脫三界,立地成佛,無量眾生在一剎那之間自然得救,地獄一時之間,空了!化為八功德池,化為極樂妙境,人人都可以安住於安樂之中,這才是大乘佛法精神所在,所以各位在地藏菩薩聖誕的來臨之時,如果你是秉承地藏菩薩精神的人,那你就是地藏菩薩,可是你要了解什麼叫地藏,祂不是用來超渡的,也不是用來管幽冥眾生的,是來超渡你自己的心,在佛教裡面曾經講過,「罪由心起將心懺」,「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名為真懺悔,也就是說,一切從起心動念之中產生了業報,就像剛才師父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管善或者是惡,都是一個業報,各位,既然是業報就不是解脫道,那各位今天你來學佛,你學得是解脫道,你難道要學一個人天果報嗎?可是你看到現在很多的學佛者,他所要求的是什麼?希望我能夠遠離一切災難,我能夠得到永久的吉祥,我是世界上最有福德的人,我是最幸福的,而且我學的法門,一定要讓我可以突顯這方面的,我才會喜歡,這個法門才叫做殊勝的法門,這個就是各位你們對於現在佛教的看法,如果你的心態是這樣,那豈不是名之為求解脫道,其實都在業報之中打滾啊!

那只不過是世間的煩惱換一個佛道上的煩惱,世間的執著換一個佛道上的執著,就像剛剛我們講的,不管是善業或者是惡業,都是業報,既然是業報,必然落在因果,不能解脫,是不是這樣子啊?所以開宗明義我們要先把這個弄清楚,汲汲營求消災解厄,這是一個錯誤的事情,所以菩薩畏因,種了這一個因以後會招來惡果,如果一念不起,內心清淨,一切惡因無從生起,一切惡果無從生起,念念從心起,自然不離佛心,所証必然是佛道,不是一些小乘的人天道,今天有很多的宗教,是利用眾生這一種愚癡的心,所以跟大家講,你只要信我就可以得解脫,你只要信我,你就有多少利益,這個叫做以眾生愚痴的慾望來勾引他人入門,一時的善巧方便可以,但是以究竟道來講,這個是錯誤的,不曉得這樣講各位聽得清楚嗎?因為往昔所造的業,是善是惡,既然已經造成,你就直接承擔吧!何必回顧,此時此刻,如果心安理得,那未來的一切,必然是心安理得,又何必去煩惱,所以師父在教各位修一切法的時候,給各位一個觀念是絕對不逃避,直接面對,不逃避你就會把心定下來,完全的去接受它,然後你還要有一個清澈的心,因為一切的利害關係都會思考一個「我」,離開了這個「我」,要捨掉了這個「我」,去做一個全面性的觀照,你就會知道如何做才不會落因果,如何做才是有智慧,念念清楚就是如意輪菩薩的念珠手功德,每一顆心都清澈,念念分明,如果能夠這樣子,自然往後你就不會害怕,所以一個學佛的人,致力於自己思想上執著的參透,我們一個修行人致力於自己習氣的參透,以及執著的放下,其實習氣,就是你內心有幾分的執著才會有習氣,習氣就是你自己老是看不清楚,參不透,所以才會老是執著在那個地方,因為你認為這樣子對,我想沒有一個人願意去做一件自己認為不對的事情,每個人做的事情都一定認為自己是對的,他才會去做,可是做下去就會有善惡,禍福榮衰的結果產生,那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你的執著促成了你去做這樣的決定,你的我執,你的智慧不夠,才會去做成這樣的決定,然後會造成一個不好的惡果。

我們舉一個例子,前一陣子,有人計畫要到雲南,9月份要去雲南旅遊,三個月前就開始訂飛機票,結果訂不到飛機票,飛機票全部賣完了,怎麼辦?有人想那就換成從高雄出發,這是一條路啊!對不對?如果高雄也沒有呢?怎麼辦?換個角度是不是從大陸那邊買回來,所以各位人生的路如果你是死板板的,只有從台北飛,那沒有就沒有了,就停擺了,你有沒有想到從高雄或者是從大陸那邊再買回來,我們一般的思考都是單向的思考,然後遇到牆壁就停止了,所謂的執著,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就是你就往這條路死腦筋的一直想,這條路線一直想,你就不會給它太多的空間去變化,人的習慣性是一般都怎麼樣,那我們就非得這樣子弄,這樣子的習慣性,你就不會有創新,在公司經營上就不會有創新,這叫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