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教就是法身佛大日如來(毗盧遮那佛),自受法樂,宣說內證的真言教法,他的深幽奧妙之處,秘密而難以知曉,屬如來之內證境界不是凡夫所能瞭解。因為無法瞭解,所以稱他為「密」,他的教法與教理,不能以顯教教理加以推測演繹,如果想進一步的瞭解他的究竟,唯一的方法就皈依金剛上師,修持密法。
真言宗的名稱出自「金剛頂經」。 為高祖弘法大師所隨順安立,因為大師認為「大日經」及「金剛頂經」為如來真實言的兩部經典,根據這兩部經典所樹立的宗義,就是以「以如實所言,表示一切萬有真實之相」,所以稱為真言宗。
在真言宗的傳承上分為兩種。 一、 傳持祖師:指的是傳授密教經文及儀軌法則,也就是傳統祖師的意思。初祖為龍猛菩薩,依序為龍智菩薩、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善無畏三藏、一行大師、惠果大師、弘法大師等八位祖師。二、付法祖師:指的是傳持相承教主的心印祕密。換句話說就是灌頂授法的相承,因為無上的即身成佛的秘印,秘明乃是僅僅傳授一人的大法,依於傳承法脈的系統,由上師傳給弟子代代相傳。教主為大日如來,依序為金剛薩埵、龍猛菩薩、龍智菩薩、金剛智三藏、不空三藏、惠果大師、弘法大師等八大祖師。
眾生因為無明、煩惱、妄想;身、口、意,無時無刻不在造業,所以眾生的身、口、意稱為「三業」,而諸佛菩薩的身、口、意,隱密深玄,微妙難曉,我等凡夫的俗智不容易推測而瞭解,所以佛、菩薩的身、口、 意,稱為「三密」。所謂身密就是雙手十指結成「手印」,身住於如法之座(如毗廬七支座),這代表諸佛印可,契入佛心,與諸佛一般無二。口密就是口中唸誦本尊的真言,這就是宣說諸佛之內證,闡述宇宙萬有的實相。意密就是行者心中觀想本尊之種字,種字所代表的是該佛的圓滿德行及因地修行的本誓。又密乘的行者於修持時,本尊的三密加持感應於其三業之上,是必要的條件,如果不依循這種觀念和信仰,就不是真言宗的行者了。
三密有自、他、共三種。行者手結印契身住於本尊福德莊嚴之相,口中唸誦本尊的咒語,心中觀想本尊的種字以及他的宏誓悲願,身、口、意三業成為一味一相,稱為「自三平等觀」。如果行者的三平等和本尊的三平等,加持感應相融相涉完全相同成為一如一體的時候,稱為「他三平等觀」。假如本尊的三平等,和行者的三平等相融相涉成為一如一體。且諸佛之三平等與未來一切諸佛的三平等,也因加持感應成為一味一相,而為平等,此就稱為「共三平等觀」。
真言密教能超越其他宗派而即身成佛的原因,就在這三密平等觀,依照上師的指導修習三密平等觀,行者的三業為本尊的三密所加持,進而與本尊同一境地,成為自心澄淨,能於自心中,顯現諸佛的密嚴淨土,此時行者雖然還沒有超脫宿世的業力,然而受到大日如來三密功德所加持,開顯了諸佛諸尊的佛國淨土,即使是於修持唸誦的時候一時如此,然而在這一刻也可說行者和本尊大日如來,安住於同一境界,這就稱為「加持成佛」。像這「加持成佛」於一再修習之間,行者的三密愈來愈澄淨,於是超脫了宿世的業力,於自心中開顯了諸佛諸尊的佛國淨土,到最後終得佛身圓滿,這就是「顯得成佛」。
修習以上的三密平等觀時,觀念上應當體認器世界的一切有情、非情、諸法萬有的一切德相,有如收納於自己一身。森羅萬象的一切事物色相,收攝於身密之中,一切音聲納入於口密之中,一切概念、情識綜括於意密之中。如是以一切諸物相,盡統攝於行者三業之中,自身就成為宇宙大我之身,也就是遍法界大日如來的意思。行者果真得成為宇宙大我之身,也就是成佛的實證實現了。
在顯教有三皈依,而密教則為四皈依,其中以 上師為最重要的根本。因為目前娑婆世界上,能讓我們做為依止的,只有佛陀留下的一些經典,而經典是死的,必須人去實踐才能活用。但又由於各人的習氣不同,有時會將佛經的奧旨誤解而不自知,就像戴黃色眼鏡看白花,白花成為黃花一樣,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有經驗人士的指引, 上師所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在一切的根本上就是一個「信」,信你的上師是一切諸佛的化身,是本尊的化身,將你的一切幸福希望,及身心完全寄託上師,縱使上師要你馬上去死,你也絕不猶豫地去死,要有這種基本信仰和認知,你才能得到完全的加持及口訣、心法。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要一個人如此死心塌地的去相信一個人?這句話問得好,前面提到每個人都有一些自己無法察覺的無明習氣,往往你認為對的卻是極大的錯誤,這就是迷與覺的差別,而上師是已成就的過來人,他看你是清清楚楚,你看自己則是迷迷糊糊,因此對上師十分而絕對的信任,才是你成佛做聖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