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行者必備五要行

(一) 修法每以為持咒感應為全部之密行,其實非也。於所得之法及本尊性德,若無法深入只是在光氣影中打轉,久修必有停頓無力之感,亦得不到本尊殊勝之加持力。此乃因對本尊理趣之體悟,生活本尊性德之落實,實為行者深入獲取無上菩提之津要。所謂無理寸步難行,加持力及法力之獲得,乃從對本尊理趣之體悟,生活本尊性德之落實,而深入而得証的。

修行不解理趣不解本尊願力,徒在光影中尋找自我,雖名為修行,實則與老太婆唸佛圖個往生無異。若問佛為何?何為密教?意趣為何?皆啞口無言,一代聖教只落個迷信。鳴呼!情以何堪?故勸有心學者,除儀軌修持外,宜深入了解所持本尊性德,及如何落實。於顯密諸義宜會通,畢竟解脫乃智慧之開脫,非由神通及感應加持力。再多的神通及感應加持力,也沒有辦法解決大德目前的思緒困擾,現世己苦何托將來呢?唯深入本尊性海及諸經義,令已從煩惱中脫困(此非指滿足私慾之脫困),才是長安久治。

(二) 修法及深入本尊性海及經藏外,常每日整理所學點滴,務令前後會通。常見行者,隨所學愈多所知見愈多,因其所學皆為差不多而己,未能於受學後,詳加研究,自以為懂,其實是一知半解掉東掉西,故吾每勸初學法者,於實修一段時日後,再次詳讀法本解說及理趣,必會有一番新發現,此乃因初學無實修體驗,故聽受法要未能深入之故,勸有心者每修一段時日宜如上重溫法要,如此可省下很多冤枉路及時間。除了法上外,於一切法義宜常自思考整理,如作筆記或上網發表文章,這是很好的方法。諸位看網上各師兄姐這段時日來,在網上發表之文章,就知其功效了。無論在法義之領受上或文筆措辭上皆有大進步。為什麼提這些呢?因思想的整理,可讓自己知道,該作些什麼?什麼是有意義的?自己的腳根立足於何?讓所學融通,佛法思想一貫。如此更有助於修法時,般若空慧的契入。否則光念咒語其餘不知,與開佛知見遠矣!不覺得整日忙著唏喱呼嚕,追求這個法殊勝,那個法殊勝?口唸唸有詞、整日在週遭追捕感應,到最後竟忘了我是誰了?有朝一日猛醒之際,不覺一切空白,不知有何意義嗎?

(三) 修行的好壞不在神通感應及往生,在於能溶入生活,落實於生活,於生活中體現本尊的智慧及性德,若只會念咒於心行處不知檢討,則常見為一般人之嘆!修法是修法,光影中找,下座又是凡夫一個。此有如無根之蘭花久必枯萎!生活中,常處思想矛盾之兩極化,不知此樣學佛有何用?於現實生活中,有何價值?若能除修法及法義探究外,於生活中更加落實奉行。則生活中之體受,必有助於修法時,對本尊性德之契入。對本尊性德之契入,有助於生活中之落實,互得其彰。

(四) 從以上吾結論:何為真實修行者,每日之必備五要行
【一】 勤於修持所受之法
【二】 研讀本尊有關願力及性德法義
【三】 深入研讀顯密諸法義
【四】 勤於整理所學所悟,融會貫通,並以札記或發表督促之。
【五】 落實生活,於生活中之微細處,即知己行有多深了。

已上因徒眾於吾臨別贈言,體受有限。今特補上幾句以全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