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真言宗

如果想了解什麼叫做「真言宗」?應先知道另一個常見的名詞「密教」。密教又稱「密宗」,未作接觸的人或不知其旨的人,往往會誤指為「神秘的宗教」,甚或有人污指成「不得公開見世之秘密宗教」;此等凡眾共同之誤,乃僅就字面、字詞上研判,不加辨明,再加上以訛傳訛,所以更增加了人們對它的誤解,乃至於很多人因誤而失接觸之契機。其實此宗所以言為「密教」,若依「如來所說」之深淺程度而言,因皆是如來自受用身所示之真實實相,此義理幽奧深究,自法身以下十地菩薩,尚未克全然理悟,更豈是凡夫眾生所能知之?所以稱之為「秘密教」,簡言之,智識淺劣,智慧駑鈍之凡眾,無理解「法身如來如實知見之說」的能力,所以稱之為「密教」,又因此教乃一宗教派別,故亦稱為「密宗」(如祈住淨士之「凈土宗」、不立文字不假言說之「禪宗」……等宗派別名)。

為了使讀者更加明瞭密教「密而不宣之如來實相」,特再略說顯教(又名顯宗)與密教之別;顯教乃以應化釋迦如來所說之經,使能曲順應合一般眾生之粗機而立理設教的,也就是說顯教所陳說的究非如來自證之境,乃依聞法眾生之智識程度而廣說,使人人易於知解,所以顯教之說人人可受能持;但密宗之如來知見則秘而不可宣,非自證法樂不得了知,顯教的經典是人皆可持,密教之經軌則非經灌頂不許宣示,是故顯教依「方便之顯經」須經三大阿僧祗劫之長期修行,才能成佛;而密教則依「如來知見」而能頓悟見性即身成佛。

密教經軌既不得宣示,行者依法修行又能即身成佛,必有其殊勝圓融,不可思議之義理存在;最直接的說,密教是以「三密」為宗,行者依三密而修行。所謂「三密」就是以如來之身密、口密與意密加持,令眾生之身業、口業與意業清淨,也就是轉眾生三業成三密,亦即轉三業與佛之身、口、意三密結合,達到三密平等,進言之即是行者手(身)結契印以除身作之罪業;口誦真言咒語,了了分明無有訛謬以淨惡口之罪;意(心)則藉各種觀想次第,住觀空性以消意念之非;同時以菩提心願六道眾生同入毘盧一真法界,達到心佛眾生皆圓融之一如平等。是故密教之密在「三密而修之實際事理」,而非「神秘不可說」之「密」也。

言說至此,相信讀者對所謂「密教」一詞,有初步的認知,所以在此更進一層次闡說「密教之法脈相承祖師」。所謂「法脈相承」是指灌頂傳授大法於一人,以為傳持相繼承之教祖。依此而論,密教的祖師為大日、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惠果及弘法大師等,而其中弘法大師(西元七七四年至八三五年)係日本恒武天皇延歷三年「即西元七八四年」遷都時因冀完成政治、思想革新,而選派遣往唐朝習以文明文化之二大偉才之一(另一為傳教大師-最澄);弘法大師以天縱之資,幼通儒典,長而有玄奘之志、乘風破浪啣命入唐,在中國「青龍寺」惠果大師下受法修行,由於正值待人而傳之際,所以得到惠果大師之瀉瓶以授,使密教有「一燈分照」之延續。( 據考當時中國亦多人承惠果之法,但不久遇會昌之亂而絕命 )事實上弘法大師入唐之前,日本早已有密教流行,但皆未能達到粲然之地,而至弘法大師年廿三時( 西元七九六年 )於日本大和之久米寺塔下,發現「大日經」,大師以為與大日本國因緣匪淺,乃懷弘布大日經於日本之大願,然惟經中所載梵文真言、印契、曼荼羅等,均非大師所能知悉,於是大師一則負習大唐文化之使命,一則入唐求取密法,於是在延歷廿三年( 西元八O四年) 入唐,習取以密教為中心之中國佛教文化。迨大師學成歸國後,復選擇有八葉蓮花態樣之「高野山」,設立根本道場。綜其一生事業彪炳浩大,學無不精,事無不能,不僅密藏大法盡在腹笥,而世間技藝雕刻繪畫等等俱入神境,故得舉世尊崇。此乃大悲應化,神力難思之寫照。弘法大師不僅曾經金、胎兩部經軌之講授,且曾受兩部不二秘印秘明之許可灌頂,是為密教第八位祖師,但弘法大師依止「金剛頂經」及「大日經」所述「我佛知見」之殊勝法義,視兩部為「知來真實之語」之經典,主在教化世人依此「真實無妄之語義」脫離無明妄想,令得大自在心王覺( 真正自由 ),所以所謂「真言宗」一詞,乃弘法大師隨順而安命者,並非後人自由酌定之名詞,因此弘法大師實為「真言宗第一位祖師」。當然,「真言宗」亦是密教,但是此宗乃是弘法大師立教開宗者,也就是說真言宗係大師嵯峨天皇弘仁元年( 西元八一O年 )三月十五日於清涼殿,以「即身成佛之實證」宣示於眾,並確立此「即身成佛宗義」,此後更努力建樹而成之一宗。( 據【五輪五字明秘釋】及【興教大師全集 】記載,自弘法大師之後尚有宇多法皇、覺鍐上人二位於清涼殿上, 顯示即身成佛之實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