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會 祕 要 抄


 

                 問。以金剛頂宗十八會相攝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云何 


                 答。彼是相攝也。但互有開合不同義也。





                 問。其意云何


             答。其十八會是廣開義也。而於彼十八會廣開義。隨其所應而合相則

                         為此九會明之。是故此九會合相義也。彼十八會是開相義也。彼

                         十八會之中最初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會。是以口此九會之中所開

                         出成身會等八種曼荼羅而合為彼第一攝教王會也。亦餘十七會一

                         一會亦爾也。


                         於此九會開所明八種曼荼羅亦而為彼十七會之各各合相也。故十

                         八會與此九會互各有開合不同義也。雖爾彼十八會是開義勝合義

                         劣也。此九會是合義勝也開義劣也。







                 問。於此最初攝教王會。云何開出八種曼荼羅而為此九會曼荼羅之開

                         相義耶 


                 答。彼十八會中最初會名曰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會。口口初會則有四

                         大品。所謂一者名金剛界。二者名降三世。三者名遍調伏。四者

                         一切成就也(今私云。金剛界品肮O佛部成身義也。降三世者是

                         金剛部義也。


                         遍調伏肮O蓮花部義也。一切成就肮O寶部義也)就此第一金剛

                         界品中。且有六種曼荼羅也。所謂一者成身會。二者成身三昧耶

                         會。三者微細會。四者供養會。五者四印會。六者一印會。七者

                         理趣會是也。八者降三世會。九者降三世三昧耶會是也(已上第

                         八九二金剛會是從最初攝教王會中第二降三世品開出此二會也)

                         於第七理趣會有二說也。一說掑Q八會中第六理趣會是也。一說

                         云。是金剛界品中一印會是也







                 問。此說文證有何所耶


                 答。十八會指歸云。第一金剛界大曼荼羅。并說毗盧舍那佛受用身。

                         以五相現成正覺(文)祕藏記云。所謂成身會從因至果(云云)

                         私云。是指歸之第一成身會曼荼羅者。相當九會中第一成身會也

                         。凡以此第一成身會而為上首。於此中括攝彼諸餘會會一切成身

                         相之大曼荼羅法也

                       次明第二成身三昧耶會者。指歸文云。成佛以後以金剛三麼地現

                         發三十七智廣說曼荼羅儀則。為弟子受速證菩薩地法(文)意云

                         。凡以此金剛界品中三昧耶會為上首。而此會中括攝彼餘會會中

                         一切三昧耶曼荼羅也。


                         謂遍調伏品中說三昧耶曼荼羅及一切義成就品說祕密三昧耶曼荼

                         羅等皆攝此中也(私云口降三世者是明降三世尊降伏剛強難化十

                         天口義也,而今此遍伏品者是明觀世音菩薩普以三十三身平等調

                         伏利益諸眾生義。故名云遍調伏品也。又一切義成就者是寶部義

                         也。是則以寶部之珍寶義而施與利益一切眾生。故名云一切義成

                         就也)但除彼降三世會之中三昧耶曼荼羅也。之外諸餘會中一切

                         三昧耶曼荼羅法悉攝盡是第二成身三昧耶會中也。


                         三昧耶者此翻云本誓願也。亦翻等持。是定名也。是漸僈〞k利

                         生之本誓願也。是漕怞菪L平等同體大悲心故說此第二三昧耶法

                         也。故指歸云。第二說陀羅尼曼荼羅。具三十七。此中聖眾皆住

                         波羅蜜形。廣說入曼荼羅儀軌。為弟子受四種眼。說敬愛u召息

                         災等儀軌(文)意云。


                         法身大日尊成道以後。更為憶念自他平等同體大悲心之本誓三昧

                         耶故。而發起說法軌則事業而利益諸眾生也。此中說陀羅尼曼荼

                         羅者是法曼荼羅義也。說法利生是用法曼荼羅軌則也。指歸所云

                         陀羅尼者。是當阿字等文字也。此中聖眾住波羅蜜形矷C是阿字

                         等種子字名為波羅蜜形也。波羅蜜者到彼岸義也。是令到極果法

                         也。此波羅蜜形者是漲穨峇夾々]





                問。以何所以知爾耶


                 答。大疏十八云。佛世尊入大智灌頂地得三三昧耶。合身口意平等為

                         一也。乃至由住此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頂乃能作如來事故。翻此大

                         智地為陀羅尼身而作佛事也。陀羅尼形者。謂總束真言輪而以為

                         身即成普門身也。由住此身總持身故。於一切眾生前示所喜見身

                         說應機之法。無有差謬同入佛智也(文)


                         又次第三微細會者。是四種曼荼羅中第二三摩耶曼荼羅是也。六

                         師降三世五重結護云。三者佛常安住法性平等三昧耶定。恆然不

                         變猶如金剛。故示金剛杵形也(云云)


                         又同文云。何故微細會諸尊背後有金剛杵。取此定中所作寂心所

                         辨故表定體也(文)又指歸明第三微細會曼荼羅文云。聖眾於金

                         剛杵中盡各持定印(云云)私云。於此第三會微細曼荼罹中攝盡

                         餘十七會中一切三摩耶形之表幟法也







                 問。何故名微細會耶


                 答。五重結護云。如是之四種之義其宗甚深廣也(文)是即當微細義

                         也。而今約三昧耶形(巾十票)幟曼荼羅。且立此微細名也。此

                         第三微細會漲W為微細義也。


                         祕藏記云。草木非情成佛義。法身微細身五大所成。虛空亦五大

                         所成。草木亦五大所成。法身微細身虛空乃至草木一切處無不遍

                         。是虛空是草木即法身。於肉眼雖見T色草木。於佛眼微細之色

                         。


                         是故不動本體稱佛無妨礙(文)私云。第三微細會是意也。法佛

                         自證法爾法性境界中。金剛蓮花等非情物皆悉具足五智心心所法

                         等云也。若依祕藏記後圖文者。此第三微細會亦名羯磨會也(云

                         云)





                 問。第二成身三昧耶會中三昧耶義與第三微細會中三昧耶義。其差別

                         云何


                 答。成身三昧耶會之中三昧耶者。是本誓悲願之三昧耶義也。微細會

                         之中三昧耶者。是等持定之三昧耶也。此定之梵名也。此三昧耶

                         此翻云等持也。依此義故。口是微細會彼祕藏記初圖名云三昧會

                     。此意也


                         第四供養會。是說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也。此會則攝盡

                         餘十七會中供養羯磨事業曼荼羅也。乃至攝此第一攝教王會中其

                         降三世品遍調伏品一切義成就品等中其各各供養事業曼荼羅也


     




                 問。供養會者何事耶


                 答。結護云。供養會真言門菩薩以大智心發行大佛事之行相也(文)

                         又次第五四印會。則攝盡餘十七會及此攝教王會之中第三遍調伏

                         中四印第四一切義之中四印法也。結護云。四印會者表四種曼荼

                         羅之義。大三法羯磨是也。大者以五大色成如來妙色身故云大也

                         。三者佛常安住法性平等三昧耶定。恆然不變猶如金剛。


                         是故示以金剛杆形也。法者軌則決定之義。如來所出一切言語音

                         聲無不真實。若人聞此決定成佛。羯磨者事業威儀之義也。諸佛

                         如去如來威儀如幻三昧隱顯自在。隨類示現大小悲怒之形。無非

                         法性境界羯磨之事。如是之四種之義其宗甚深廣也(文)


                         又次第六一印會者。是於金剛界品之中第六一印曼荼羅法。即此

                         中攝盡餘十七會之中一印法及攝教王會之中降三世品口口口口之

                         中所有一印法也







                 問。一印會者何義耶


                 答。結護云。如是無量色相威儀唯是不過法性內。是故有一印會。雖

                         是一獨法身。而塵沙萬德法門眷屬無不來圍繞也。

                         為表最上無比之法等示現獨一會也云云儀軌云。眾會眷屬自圍繞

                         者也。謂五部眾住於圓寂大圓鏡智者一印會口口無量一一身無不

                         具四種曼荼罹。多必不多。一必不一。故知此一印會可有四波羅

                         蜜以供養四忿怒八天及后等位也。


                         四忿怒矷C東北不動。東南降三世。西南軍荼利。西北六足八天

                         如常(文)意云。一印會本意是示攝相歸性義攝末歸本義也

                         又次第七理趣會者。於此會則攝盡餘會之中所明普賢金剛薩埵之

                         所修所證一切法門。謂第七普賢瑜伽會。第八勝初瑜伽會。第十

                         三真實瑜伽會等也。


                         此理趣會方有二說也。一說云。是十八會之中第六理趣會也。是

                         常途義也。一說云。是明於初攝教王會之中第六一印會之中是說

                         金剛薩埵菩薩之一印法會也(云云)。此後說是依祕藏記初圖文

                         說也


                         第八降三世會也。此降三世會者是口所云初攝教王會之中第一降

                         三世品是也。是則能守護正法輪之教令輪身是也。指歸云。次說

                         降三世大品。有六曼荼羅。如來成等正覺已。於須彌頂轉金剛輪

                         已。與諸菩薩名號受職已。摩醯首羅等剛強難化。不可以寂靜法

                         而受化。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如來。異口同音請以一百八名讚禮金

                         剛薩埵。乃至云。一切如來請已。漱J悲怒金剛三摩地現大威德

                         身。以種種方便調伏乃至死摩醯首羅等(云云)於此九會中之第

                         八降三世會。則攝盡此前第二降三世品之中大曼荼羅降三世尊。

                         又攝彼第二會之末所明降伏摩醯首羅天事及第四會中降三世金剛

                         瑜伽等法也


                         又次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者。是即明前降三世尊之本誓利生之事

                         業相也。故指歸云。次說第二教楔T昧耶曼荼羅。彼諸天后等各

                         獻本真言。佛為說曼荼羅。具三十七。為彼弟子說修藥叉女法等

                         (文)於此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凡攝盡餘會會所口降三世尊一

                         切所有本誓悲願利生事業也


                         凡於此九會曼荼羅中。悉隨便宜而括攝彼十八會大儀。故名曰九

                         會也。是一一會隨其所應而聚集彼十八會義意耳。依是義故。九

                         會十八會。其會之言意頗異歟。十八會是如例花嚴八會大般若十

                         六會等。是大眾集會而說法聽聞義也。


                         此九會義是總攝集彼十八會廣說法教。隨其所應而括攝而集彼此

                         九會意耳(曼荼羅者是口具足義。故於此九會隨其所應集攝彼十

                         八會無失也)若不爾者。是中唯有第一第六兩會。然依何義而立

                         九會名耶







                問。於此九會中攝盡彼十八會每會法耶。


                 答。此義能應尋決。但因果二位最要故殊明之也







                問。彼金剛界儀軌所明羯磨會。此九會圖中何會可攝耶


             答。彼羯磨會者是今成身三昧耶會所攝也







                問。其意云何

 
                答。彼羯磨會正說三十七尊之種子真言印契也。此九會之中第二成身

                         三昧耶會亦同明法曼荼羅真言種子軌則。故是即同意也







                  問。以何文證知爾耶 


                 答。指歸明第二成身三昧耶義處文云。第二說陀羅尼曼荼羅。具三十

                         七。此中聖眾皆住波羅蜜形等(文)又祕藏記云。三十七尊種子

                         真言印契。總說為羯磨會(文)今私云。彼是二說其義既合會矣

                         也。是故以彼羯磨會攝此成身三摩耶會也







                 問。若爾者。何彼名云羯磨會。此轉名云三摩耶會耶

 
                 答。彼軌是且約說三十七尊種子真言法曼荼羅軌則之作業作用義邊口

                         立羯磨會名也。此圖是說三十七尊種子真言等法事者。是為顯示

                         酬如來之在因位時昔所立本誓弘願故說此法曼荼羅之軌則義故。

                         名云成身三昧耶會也







                 問。若爾者。彼軌所明羯磨會是法佛之自受法樂境界也。故結護云。

                         羯磨會如來自受法樂之事(云云)而此圖中第二成身三磨耶會是

                         利他事業也。故指歸文明此第二成身三摩耶會。文云。廣說入曼

                         荼羅儀軌。為弟子受四種眼等(云云)彼此自利利他事頗異也。

                         云何可和會耶


                 答。約法身說法儀。自然足橫X二勢也。橫義者是自利德也。X義者

                         利他德也(此義有二教論)所以彼結護且說法佛自利行德義邊故

                         云爾也。指歸文且是明法佛之利他義勢邊故云爾也。所以無相違

                         咎也。所以約此金剛界品之中第二曼荼羅。彼儀軌名曰羯磨會也

                         。指歸名曰陀羅尼曼荼羅也。此九會圖名曰成身三昧耶會也。雖

                         有此三口名。約各各邊邊義而口此差別(名)究極遂無相違咎也







                 問。彼軌所明三昧耶會者。此圖中何會為所攝耶 


                 答。是微細會之所攝也






     
                 問。此義云何 


                 答。祕藏記云。三昧真言印契說為三昧耶會(云云)指歸明第三微細

                         文云。第三說微細金剛曼荼羅。亦具三十七。聖眾於金剛杵中盡

                         各持定印等(云云)又結護云。三摩耶曼荼羅。佛常安住法性平

                         等三昧耶定。恆然不變猶如金剛。是故示以金剛杵形(云云)

                         又云。何故微細會諸尊背後有金剛杵。取此定中所作寂心所辨故

                         表定體也(云云)







                 問。若爾者。此微細會可名云三摩耶會也。而何是立微細會名耶


                 答。若依祕藏記初圖說者。此微細會即立三味耶會名也。但今且立微

                         細會名意。是表其所持金剛杵等所(巾十票)幟之法義甚深宗故

                         。名云微細會也。是示自受法樂境也。故結護云三摩會如來自受

                         法樂之事者。是漲僩L細會事也







                 問。圖中成身三昧耶會名三味耶義。與微細會名云三昧耶會義有差別

                         


                 答。成身三昧耶名云三摩耶者。是本誓之梵語也。故祕藏記云。三昧

                         耶有多義。且表四義。一平等義。二誓願義。三驚覺義。四除垢

                         障義也(云云)而微細會名云三昧耶者。是三昧定之梵語也。故

                         十住心論第三云。


                         次明修定。定謂於觀境令心心所專注為性。若云三昧耶。此云等

                         持(云云)而彼成身三昧耶會之三昧耶者。是依本誓願而成說法

                         之事業漲W云三昧耶也。


                         微細會之中三昧耶義。是表聖眾住禪定三昧儀故名云三昧耶也。

                         若依祕藏記後圖說者。以微細會即名羯磨會也。又依指歸說者。

                         於第四供養會即名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也。今私云。羯磨名通一

                         切會也。謂如四種曼荼羅中是羯磨用通前三種曼荼羅即無別體云

                         也。是亦爾也






                問。指歸文明第三微細會文云。廣說入曼荼羅儀軌。為弟手令心堪作

                         令心調柔等(云云)而結護云。三昧耶會如來自受法樂之事(云

                         云)私云。此二說相違云何 


                 答。是亦於法佛說法即具足二義也。一者自受法樂故。二者攝化利生

                         故也。而指歸且明攝化利生義邊而不談自受法樂義也。結護且明

                         自受法樂義邊而不述攝化利生義也。故無相違失也








                 問。此九會曼荼羅次第生起義云何


                 答。是有二義。一者私所加釋義。二者依指歸現文義也。此私所加釋

                         義者。是即大疏第三所明從本垂[義。彼指歸現文義者。是亦當

                         大疏第三所辨從因向果義也。


                         初義意云。成身會成身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之次第而來所由者

                         。是即大法三羯之四種曼荼羅之成立次第也。是即當從本垂[義

                         也。此四種曼荼羅是皆在法佛果地也。若約能化佛之化他義釋之

                         者。此成身會者是自受用身法佛即五相成身義也。


                         次成身三昧耶會矷C成佛以後還念本誓故更為弟子成說法儀則也

                         。次微細會者。是為弟子說本誓口口威儀修定之行法利益眾生也

                         。次第四供養會者。是說弟子修供養法佛菩薩法也。修自他平等

                         供養而作佛事儀則也。是當大法三羯之四曼次第了







                 問。大三羯是四種曼荼羅常次第也。而何列大法三羯次第耶


                 答。此大法二羯次第是隨事列如是無咎也。以何義知爾者。大師教王

                         經開題云。就第一會中有四大品。一名金剛界。二名降三世。三

                         名遍調伏。四曰一切義成就。即表四智印。大羯法三等印如次配

                         之(云云)故知隨事便宜列。明曼次第前後不定也


                         又次約所化行者勝進得益次第者。是滬蛈]向果次第也。復次此

                         四印會來所由者。前四曼之所宗歸者是即四智其綱源也。所以前

                         四曼次明此四印會也。如圖曼荼羅面者。以四波羅蜜菩薩為四智

                         尊也。是禮懺經例也。此次第是明能化佛地之攝末歸本義也。又

                         次此四印會次一印會來所由者。是其四佛之四智心品是終以法界

                         體性智而為自體性也。


                         四智是法界智之四用也。是亦垂[歸本義及以用歸體義。故四印

                         會次一印會方生起也。一印會次理趣會來由。是證得四智心品及

                         法界體性智之所由。是為顯示從等覺普賢金剛薩埵位轉入於妙覺

                         果位義故。彼一印會後方此理趣會來也(是明修因向果義也)

                         次若依指歸意者。彼四印者是敬愛u召降伏息災等也。是四種成

                         就法通四佛印(云云)又一印者。若大日尊一印若金剛薩埵一尊

                         一印。以此等隨一尊。凡餘一切諸尊之隨一之一印亦同取之可為

                         本尊時義也(云云)


                         然今此圖中且立大日一尊者。是表勝進果德故也。行者持用此四

                         種成就法之中隨一法及諸尊中隨一本尊一印一真言。而表終成就

                         佛果一大法性身云也。若依此義意者。此圖中理趣會漪O且示當

                         以金剛薩埵一印可為本尊時義歟。


                         意云。凡於一印有二會也。一者果一印。謂此圖中之一印會是也

                         。二者因一印。此中理趣會是也。依此義故。如祕藏記初圖中所

                         明圖曼荼羅者。於一印會與理趣會二會俱立一印會名。蓋是義意

                         耳。若依是義意者。此圖中理趣會是彼十八會中最初攝教王會中

                         一印曼荼羅所攝也。專不彼十八會中之第六理趣會法也







                 問。若爾者。何此會中在餘十八尊耶 


                 答。此十八尊金剛薩埵之眷屬也。而以此十八尊攝中台而為一印會無

                         失也。但於此金剛薩埵一印而攝彼第六理趣會。可無其咎也。是

                         義頗符順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名義意也


                         理趣會後安降三世會來由。是因果二位法門中正法輪義已具足成

                         立故。亦是可有聖法能守護者也。即教令輪身最太要也。謂為妨

                         自他魔怨之障難而護助正法故。降三世會來起也。此降魔義只通

                         佛及行    降魔義也。


                         降三世會次降三世三昧耶會來由。是為顯示前降三世菩薩降伏自

                         他魔界之所由本誓悲願故。降三世三摩耶會來起也。此本誓願者

                         無緣大慈悲心是也。是示現忿怒相故。恐似無慈悲心。故更顯示

                         此降魔之本意大悲願力之深甚無極義也。是故理趣般若云以說此

                         忿怒大笑心者。是義意也







                 問。就初次第意。十八會中何唯以彼第一會第六會殊為上首而圖彰之

                         。而方於彼第一與第六兩會而括攝餘十六會法。而餘會會非如是

                         等耶 


                 答。推此意不無其由也。謂因果各有分滿二位也。因之分位者。是十

                         地以還至于十信位是也。因之滿位者。第十地等覺之滿心位是也

                         。果之分位者菩薩十地。是分證得位也。果之滿位者妙覺佛地是

                         也。


                         然此第一一切如來真實攝教王會。是顯示始覺佛妙覺果地功德境

                         界相也。第六不空真實三昧耶理趣會。是顯示十地究竟等覺金剛

                         薩埵境界相也。


                         故應知為顯示是因果二位大綱要旨故。舉此二會而為上首。而彰

                         攝盡餘諸一切會中說一切因果二地法門義故即眾義滿足也








                 問。於第一會中是有四大品。然何偏單只舉第一金剛界品第二降三世

                         品。而不顯示第三遍調伏品第四一切義成就品耶


                 答。於此金剛界曼荼羅佛菩薩總有二種身。一者正法輪身。是說法攝

                         化主也。二者教令輪身。是護持人法。而為天魔等不令成障礙俎

                         壞。是示現忿怒色相也。


                         故此第一會中特以彰正法輪與教令輪二身相為此中綱要義耳。正

                         法輪身中金剛界佛部曼荼羅最為其上首。教令輪身中降三世忿怒

                         相最為其上首。故特舉此最要二品為其上首。而為欲括攝餘二品

                         所口義故耳








                 問。何故就此降三世三昧耶會品分二會耶


                 答。初降三世會是直只降三世菩薩之降魔義。後降三世三昧耶會是劫

                         明此降三世菩薩之降魔之本誓所由是大悲願力義。故名曰降三世

                         三昧耶會歟


                         又解云。一印會之後次理趣會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會之來由者

                         。是當從本垂[義也。謂流從一印之法界智為利益諸有緣眾生故

                         。大日尊之萬德中大圓鏡智主阿〈門  +人 + 人 + 人〉佛即現普賢

                         與降三世尊正法輪身教令輪身也。


                         故瑜祇經疏云。不空三藏所持金剛頂瑜伽經說。如來各現二種身

                         。一正法輪身。二教令輪身。東方阿〈門  +人 + 人 + 人〉現金剛

                         手降三世(云云)又異本理趣釋云。阿〈門  +人 + 人 + 人〉如來

                         現二種身。一正法輪身現普賢菩薩。二教令輪身現降三世金剛(

                         文)如是九會生起次第。是依十八會指歸說第一攝教王會中所明

                         次第義故作是說也。是一往義也。理實是九會次第是前後不定順

                         逆無礙也。







                 問。有何意而於此九會建立如是二途次第耶


                 答。初次第是約能化佛明義。後次第是約所化行者明義也。謂初私所

                         加釋義次第。是明凡於法佛自證境界自行化他義云汎爾軌則相。

                         次約十八會指歸所顯義次第意而明義也。是明行者之漸次成就所

                         求悉地之軌則意也。謂顯示初以五相成身大曼荼羅而為自行軌則

                         而成就此法悉地行法次第意耳。於是二途義所以無相違咎。是自

                         本垂[與從因向果二義。是感應和合互相助成義故也(從本垂是[

                         應義也。從因向果是感義也)







                 問。何故乍存指歸本意之從因向果義。煩更亦存私所加釋從本垂[義

                         耶 


                 答。感應相應義是於如車輪具足旋轉義也。豈唯有從因向果一義。無

                         自本垂[義耶。此二義必同時可具足。故採理作此釋也




                  康和四年四月七日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