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海上師開示集<三>
大日如來緣日般若荼會的開示心得(一) 第一天般若荼會的開示,即是應高雄某師兄向 上師請求開示,與 上師討論到大腦生理結構與生死的問題,及同時基隆某師兄向 上師請求開示有關生死的問題,所以 上師應此緣開示有關生死的問題。以下是筆者聽受開示整理的心得: 上師拿出一本醫學大腦解剖圖向眾弟子開示,人體結構與修氣修心的關係。人體氣在海底輪上達腦部的過程,在實修上所獲得的經驗與學術界著作中所陳述是有所不同的。例如:頂輪的真實位置與坊間所流行的修行著作所述的位置是不同的。喉輪所開展的藍色系列及心輪所開展的綠色系列與坊間所流行的修行著作及學術界著作中所陳述亦是不同。而中脈也是一樣,其真實的形象與真正的位置俱與坊間所流行的修行著作及學術界著作中所陳述不同,而其最下端的位置也會隨著實修時而會有向上移的現象。所以,上師開示每一個人要重視依修行的方法自己親身實證才是重要,不要人云亦云,唯有如是實證自己才能清清楚楚明白實際的情形。 讓弟子覺得修行基礎的重要,基礎不夠就無法契入,所以無法面見真實的面貌。密教的修行是講究修心與修氣的實證,非是只在佛學知見的聞思而己。同時, 上師亦開示密教修氣時,不同輪脈的開展會因修心修氣的契入而不斷地開展,同時心性淨化的程度也隨之而開展,智慧能力也隨之而開展。所以, 上師開示強調心性解脫與實修實證的關係,告訴也提醒眾等解脫是在心性智慧的解脫,而非是在現象的解脫。密教的修行是引導行者直趨心地的好方法,實修實證可以引導行者契入不同的解脫境界。
聽聞般若荼會上師開示的心得(二) 勿被大腦的生理結構所迷 上師拿著一本大腦生理結構圖向眾弟子說明人體氣由海底輪上達腦部的過程。上師指著人體大腦解部圖說:由此可以看出延髓到小腦間要通過的狹長通道,與小腦後壓迫繞道,再至腦室寬闊空間。 上師說言可能是各宗教描述往生過程所經歷狹長黑暗通道,越過山,通到海的現象。人死亡時會產生經過高山、狹道及海的現象與氣由頸椎延髓上達至腦室時所經歷的阻塞壓迫有關係,故亡者會經歷狹長黑暗通道、越過山的現象,看到海與氣進入腦室之寬鬆知覺的刺激有關係。 第三眼與腦部第三腦室視覺神經的刺激也有關係,它能解釋為何能於禪定見到諸光等的現象。 乃至氣上達第三腦室刺激海馬迴腦駢體,進而刺激大腦各部開展各部神經系統所產生的諸現象,就是所謂的開展千葉輪脈十方法界的現象,此與大腦海馬迴腦駢體的刺激有關係。 人往生時會看到諸接引親人或神佛菩薩等境相與亡者看到中陰身樈相,皆與大腦松果體的能量釋放有關係。 上師提醒:很多修行者,甚至藏密也不例外,仍被大腦的生理結構所騙而不自知。目前,很多宗教所描述的臨終幻相或修氣所開展的諸現象,仍跳脫不出大腦生理結構受刺激作用所生的現象範圍。 上師強調修密要輔以佛學知識、人體生理結構與氣脈實修的過程來探究,較能掌握真相,才不落入迷信的宗教信仰。畢竟人的生理結構只有一個,故諸宗實修所證的現象真相皆同,只要是實證所述的諸現象皆是同一過程現象。 不過 上師告訴眾等,輪脈開展多少,心性智慧解脫即開展多少,但反之,於修行上有上述諸現象,則並不一定代表行者己實證證得多少,這不是逆相關的現象。這是大家要搞清楚的。 總之, 上師在此次的開示是要提醒眾等,於真言密教的修行要著重在佛學知識、人體生理結構與氣脈實修的過程來探究,如此才能真實地掌握修行的正知正見。了知生死解脫在於心性的智慧解脫,不在於現象界迷執的解脫。
真言密教強調實修實證的重要性與殊勝 上師開示密教的修持是講究實修實證,不是只在佛學知識上下工夫的宗教。而真言密教在一般實修基礎具足後,會進入修氣開展輪脈的修持,不同輪脈的開展會對地開發出智慧能力,同時也會顯現出不同的境界現象。而這些智慧能力或境界現象,只有實修實證的人才能具足親見,對其微細巧妙則能了然於心,而這些未實修契入者是不能了解的。諸如: 上師過去實修過程中,所開展出來的喉輪藍色、心輪綠色及中脈位置形狀與上達頂輪位置、下達海底輪的真實位置等現象,若非是自己親證又怎能如實明確地告訴各位呢? 經由 上師開示後,吾人心得是真言密教的修行,只要是依指導方法實修,漸次地打下基礎,等到基礎夠時,自然能夠契入親證輪脈所現的境相,具足解脫智慧能力。真言密教的實修理論可以讓行者很清楚地了解修行淨化過程與輪脈的開展、解脫智慧的開發的關係。契入到什麼程度,即能解脫到什麼程度。行者當下可以靠自力實修與諸佛誓願力而親證。了知到親證一分,心性即解脫一分,只有親證者才能了知契入的世界面貌。真言密教的智慧解脫是行者自己可以清楚地掌握的,而非迷執寄託心外有佛來接引救渡的解脫。所以,真言密教的修行者依佛經所描述的解脫佛理及親身實修實證自然就不會迷失了。
寶海上師開示 儀軌修行是小規模的內心三密行,日常生活是大規模的修行實踐,行者唯有突破個人的局限,溶入大我真精神,契入整個法界宇宙觀,才能如實證得理智不二的本尊智慧。 佛堂是本尊的淨土,亦是整個法界的縮影,是行者與本尊一對一的清靜法界,是秘密莊嚴的內道場,亦是自性秘密國土。 壇場是本尊的淨土,亦是自心的秘嚴國土,是行者與本尊一對一的寂靜秘密的獨一法界,因此佛堂是極其莊嚴的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