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傳如意輪極略軌前行解說
聖如意輪極略軌前行次第法要
一、 傳承介紹─
在台灣常見的密宗有東密與藏密,我們的支派是真言宗金剛院派,屬密宗支派中的
「東密」。我們的傳承是由大日如來(摩訶毘盧遮那佛)傳給金剛薩埵,再傳給龍猛菩
薩,再傳給龍智菩薩,再傳給金剛智三藏,再傳給不空三藏,再傳給惠果阿闍梨,再經
弘法(空海)大師由唐朝傳入日本……如此輾轉相傳,然後再傳給師公,日本真言宗金
剛院派管長,渡印入藏沙門大僧正北野惠寶,最後再經由寶海大阿闍梨從日本傳入台灣
。
如此,如實傳授下來,寶海上師是真言宗金剛院派第五十四代傳法大阿闍梨,我們
是第五十五代弟子。
金剛上師是真言宗金剛院派在台灣的第一代傳法大阿闍梨,院號是台照院。本門的
輩份表是由大日普覺同入毘盧一真法海……。
依序排列,我們是屬於在台灣的第二代弟子,所以法號是以「日」開頭。
二、 真言宗修持的次第介紹
本門以聖如意輪觀音法為一切之基礎法,初學者受學灌頂即修習此法,聖如輪極略
軌,初次受灌頂者要如法修完108座後經 金剛上師鑑定通過方可進階授進一步灌頂。(
什麼是一座?即是依法本程序如實修完一遍。)聖如意輪略軌亦要修滿108座後依 金剛
上師鑑定才可授進一步灌頂聖如意輪十八道加行,其修法次序分初、中、後夜三段儀軌
為一循環,共修三十六循環經印證通過才允許灌頂修持「四度加行」次第。
修十八道時分三次灌頂,第一次要修二十一座,第二次要修至八十七座,第三次至
修滿一百零八座。每一次要修持到某一層次的程度並經 金剛上師鑑定後才可灌頂進階。
而且,每修滿三座法要加修大師明神一座但不算座數。
次授金剛界灌頂,修持金剛界儀軌共分三次,第一次要修二十一座,第二次要修至
八十七座,第三次要至修滿一百零八座。每三座要修大師、明神各一座,但可以包括在
座數計算之內。經 金剛上師鑑定通過後始授胎藏界灌頂。
修胎藏界儀軌時亦如金剛界,修完後再循環修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儀軌各一座
,再修大師、明神至一百零八座為止,經過 金剛上師鑑定通過始授護摩灌頂。
修護摩法要閉關七天修滿二十一座不動明王息災護摩法,修滿經鑑定通過才有資格
接受「阿闍梨」灌頂。真言宗的阿闍梨有分階級,一般只分大、小阿闍梨兩種。經過阿
闍梨灌頂後要再修持,然後一直修到程度夠時,金剛上師再授傳法阿闍梨(大阿闍梨)
灌頂。一般小阿闍梨只是教授師只能指導他人修法。密教弟子應知:非修完四度加行就
表示己完成真言宗的課業到最後階段,反而,修到阿闍梨灌頂才是真正入門進入真言宗
的世界。四度加行是開始,是打基礎,所以才稱為「加行」。等基礎打好後才能真正地
掌握到真言宗的教法,才能真正開始修持、真正體受到真言密教的精義。
三、 密宗修法的過程介紹─
密宗修行的過程是由凡夫修到成佛,在行菩薩行願。如果法本沒有具足如此理則是
不圓滿。密宗要修習密法前要先皈依金剛上師、佛、法、僧即四歸依。找到依歸後,再
進一步要把人的身、口、意三業清淨。故修法的第二步驟是清淨三業。其次是懺悔,再
發菩薩心,因發菩薩心時已具自性故要披甲護身,護持菩提心。其次,再進入本尊觀使
凡夫成為本尊,成佛後再行普賢菩薩行願說法利生。這是密宗法本的介紹的次第大要。
四、 本尊聖如意輪功德介紹
如意是寶珠之意,可生一切世出世間的寶物。輪即是摧破之意。如意輪即表不但能
如輪可降伏煩惱,還可雨一切寶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本尊具有六隻手代表菩薩的六種
功用可度六道眾生。本尊是六觀音的合體。一般只知道千手千眼觀音、准提觀音非常殊
勝,聖如意輪觀音是六觀音的合體,可見修持此法是多麼地殊勝。此法是觀音法門,修
此法,臨終時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彌陀淨土。
本尊的右邊第一手是思惟手代表聖觀音。表菩薩愍念,地獄眾受酷熱極寒之苦,而
現思惟之德,隨地獄眾生性欲種種不同,令其能思惟得智慧離開地獄道。
右邊第二手是如意寶珠手,代表千手觀世音菩薩。如意寶可生一切百味飲食,種種
財寶等救度餓鬼道眾生。
右邊第三手念珠手代表馬頭觀音。表以念珠精進不退三昧之智慧,引導畜生道離相
互吞食及受重擔、鞭打之苦,故可救度愚癡的畜生道。
左邊的第一手按光明山手代表十一面觀音。表以大定手調伏阿修羅多瞋、好諍鬥心
令精進向佛道,故可救度阿修羅道。
左邊的第二手蓮花手代表准提觀音。表以蓮花清淨德行教化人道眾生,令去煩惱、
病苦等精進修行得清淨自性。
左邊得第三手如意輪手代表如意輪觀音。輪的涵義是可摧破一切煩惱、惡心、惡業
如輪碾壓,可度天道眾生,因天道眾生貪於享天樂不修習佛法,如意輪可摧伏其惡心,
令證得正覺。同時,也象徵可摧伏我們的一切煩惱、惡心令證得佛果。
當行者了解本尊六手功德後,若每日誠心誠意如法修法,念誦一百八遍即可見觀自
在菩薩告言:善男子,等勿怖畏,欲求何願皆令滿願。亦可見阿彌陀佛現身極樂世界種
種莊嚴。只要攝心念誦即可除一切惡業,生於佛前。可得宿命通,得人敬愛乃至不墮惡
道。若有官事諍訟皆得和解。夜叉羅剎乃至惡賊不能加害。可令惡夢不實現。總之,所
有六觀音功德皆可獲得非常殊勝。
五. 何謂四皈依─
四皈依即是皈依金剛上師、佛、法、僧。一般顯教講三皈依,密教則講四皈依。
為何第一皈依金剛上師?密宗視金剛上師如同現在佛一樣,所以,對 金剛上師要視
為現在佛,是本尊的化身。能如實地觀想才能如實獲得利益。曾有一位上師說:「如視
你的上師為賣菜者或販夫走卒。則你的成就就是賣菜者或販夫走卒。如把你的上師當成
佛,即會成就佛的功德。」所以,皈依密宗上師的人不要看上師短處,要把上師當成最
完美的人,上師才能給你完全的加持力。
六. 何謂三脈七輪─
人有三脈七輪,密宗談三脈七輪(中脈、左脈、右脈、密輪、臍輪、心輪、喉輪、
眉間輪、頂輪、虛空輪),這七輪是人的生命能量的聚集處所,如果行者能契入空性,
依咒音振盪可使體內輪脈打開,開展體內所有潛在的力量。
中脈如同吸管大是由光所組成的中空透明管,非實體上有的一條管。其位置在人體
的頭頂中心向下直通到臍輪的丹田下方。在中脈左邊的是左脈,在中脈右邊的是右脈。
三脈大約在臍輪下方四指處交叉。
以上只是概略介紹而已,如要真正了解三脈大小及其實際狀況,行者虛精進修法,
當三脈於觀想中現前時即可知其真實形狀。
七. 什麼是三業─
三業即是身業、口業、意業。身業是由身體行為所做的罪業,口業是由言語所造的
罪業,意業是心念所想造成的罪業。凡夫會造業,所以稱為三業。就佛而言即是三密,
本尊的手印即是身密,咒語、真言即是語密,觀想即是意密。密宗能即身成佛的重要原
理是在轉識(業)成智。即是依密宗特殊的觀想法把身、口、意三業轉為佛的三密。就
是佛的三密加持凡夫的三業,使即身成佛。故曰:「三密加持可疾速成佛。」觀想很重
要,行者成就不成就就在於觀想。法本中的三部就是要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八. 披甲護身的功德介紹─
行者行披甲護身的做法時,一切外道、天魔、眾生皆不會來干擾,可以避免業障干
擾及宿世障礙。如果在外覺得怪怪的或至喪宅、醫院等不淨處所皆可披甲護身。此雖有
如此的世間利益,但法本設置披甲護身的最主要用意不在此,而是在於保護行者現前的
菩提心,使勿忘失。
為何披甲護身觀想時,光茫要充滿慈悲及無畏的精神?觀光茫如十萬顆太陽般,且
光中充滿慈悲,就如同佛的顯赫威光,外道及作障者見到行者的心地,是那麼的慈悲及
那麼地堅固無畏,就會起慈悲心、恭敬心,進而皈依佛寶不來惱害作障。
九. 何謂菩提心─
菩提心在顯教只是一種理念。在密教則用真言、手印把菩提心具體化,依觀想及手
印加持使行者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無形象,密教則方便觀想成月輪,如中秋月亮是那
麼的清淨、清涼、光明、自在、柔軟,這就是菩提心的德行。
十. 念珠的介紹─
1.真言宗拿念珠的方法有:
站立時念珠可以掛左腕,珠頭向上;拿在手上是三折念珠;置桌上時是三折念珠,
珠頭在最上面一層,而且,母珠頭要朝佛前。
2.念珠的標誌:
百八顆念珠表百八煩惱。母珠與緒止間,有五十四顆表佛道修行的階梯,有五十四
位。就西方而言:母珠代表阿彌陀佛。母珠和緒止間附有十顆小珠代表十大弟子。母珠
和十小珠間有一小珠表補位佛。每一顆大念珠表大勢至菩薩。貫串之線表觀世音菩薩。
左右各五十四顆,間有四小隔珠表、法、利、因、語、四菩薩。行者每轉一珠即斷一煩
惱,斷百八煩惱即證百八智慧,但母珠不可踰越,及每個隔珠要跳過勿念誦咒語。
十一. 密教行者修法時要如何觀想─
行者開始修法時要觀想自己背後的右邊是父親,左邊是母親,再後是兄弟、冤親債
主等親疏好壞向外推展,一切六道眾生皆在後面。並觀我修法時他們皆同我一起修。例
如,我心中有蓮台、月輪、種子,他們心中亦有。我禮十方諸佛他們亦禮佛等等。如此
觀想可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令祖先往生極樂世界。
十二. 初學者平日沒修法本時的用功方法介紹
平日可念誦本尊咒,或觀想心中有八葉蓮台、月輪、種子發光。或可以念誦本尊咒
的同時,觀想心中有八葉蓮台、月輪、種子發光。
平日可觀本尊在自己的頂上或觀自己是本尊。這些方法比念佛號方便,可以應用在
平日工作中或閒暇時候。持誦本尊咒如同念誦佛號,但密宗更殊勝之處是多了觀想。
十三. 初學密教行者應明瞭的事項─
1. 密教有一極隆重而最莊嚴尊貴的事業即是灌頂作法。灌頂儀式的起源是由印度國
王即位之禮轉藉而來。密教灌頂是以甘露法水灌佛子頂做為證明紹法王位的儀式。譬如
世間王種欲繼位時,取疆域的四大海水灌太子頂已即大聲三唱:汝等當知,太子已受位
竟,從今以後所有教敕皆當奉行。今如來法王子亦復如是。為令佛種不斷故以甘露法水
灌頂佛子頂,從此以後一切聖眾皆應敬仰擁護。
2. 修行時要趺坐修。如需指導可抽空至道場請專人指導【普傳可免】。
開白即第一座法要到道場修,結願即最後一座亦要至道場修表有使有終【普傳可免
】。而且,要自行準備水果、鮮花等物品供養佛菩薩、本尊、護法等以表莊嚴隆重之心
。詳細項目可就近至道場請教同門。修滿108座時要親至道場【普傳寫e-mail】請求 金
剛上師印證鑑定,通過後才允許授進階灌頂。
3. 修法過程中要寫修行日記,記載所修座數及境界現象、問題、心得等等。如有境
界或任何問題疑難皆可親臨道場請教 金剛上師或同門師兄姐。禮貌的做法是先電話聯絡
約定時間【普傳寫e-mail】。
4. 法本的戒規:
凡法本及口傳諸法未經 金剛上師允許不得傳示他人。同樣地,未經灌頂傳授,不可
閱讀法本,更不可翻印及修習等,違者必受本尊護法譴責,修法不相應。如真心修習密
法者就要找尋一位有傳承法統,有修證的 金剛上師做為皈依對象。如此,才能獲得加
持力及正確的修法指導。否則會自誤、誤人斷了學佛慧命。
十四. 修持聖如意輪法有禁忌否─
修此法沒有禁忌,無論家人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道教或日蓮教者、一貫道者,只
要誠信皆可修持。佛教是沒有禁忌的,任何場所皆可修。
有人說:夫妻房不可修?能夠的話最好不要在夫妻房修法。因為一般人視夫妻房為
較隱密之處、不乾淨處所。此外,只要選的處所清淨,無時無地皆可修。
修法時要具備何法器才可修?
最完整的是如同道場修法桌擺設如法具足花、金剛盤、金剛鈴、三股杵、五股杵、
獨股杵、六器、燈明、飯食器等是最完整的供養。如要供養好些,可隨力所及供養水果
、鮮花、餅、茶等物品。如沒有全套法器則只要準備一香爐(火舍)點三柱香或一環香
即可修法。任何型式的香爐皆可使用,如果香爐有三隻角,要注意,當放在修法桌上時
單獨之腳要朝自己。
十五. 加持香、供物的簡單做法─
1.上三柱香時要於點燃香後敲罄三下(如沒有罄可省略)。次左手水平持香,右手
結小三股印由左向右往返念誦軍茶利小咒加持七反。並觀想香變得乾淨發出光明。然後
舉眉齊供佛菩薩等,眼要看著佛菩薩。接著用左手獻香先插中央供佛,次插右邊供法,
最後插左邊供僧。香要一樣高每根的距離要等寬適中,要直立勿歪斜。
2.供水果等物品時亦用同法加持,然後以供養手印持供品舉眉齊供佛菩薩後置佛前
供養。
3.修法前怕上供之供物不清淨可以坐在修法桌前,左手結金剛拳按腰,右手結小三
股印由左向右往返並念誦軍茶利小咒加持七反,同時,觀想東西變成甘露發出光明。
十六 清淨慈門道場的宗旨─
本寺為真言密教精進修持之道場。所謂真言密教,乃一字、一畫、一投足、一發聲
皆蘊涵宇宙無量無邊之真理。本寺秉承密教宗旨,以實踐之精神及態度,激發眾生潛在
之能力及開展內在秘密無盡莊嚴之淨土,俾使佛慧頓開,橫超三界,直趨菩提乃至圓滿
佛果。本寺各道場均以弘揚真言密教為主旨,指導信眾修行及培養弘法人才為主,以達
自利利他即身成佛之目標。
極略軌課程--給想修密者認識如何修
極略軌課程序言:
此次講解極略軌的課程,是完全針對剛入門者,也就是完全都不懂而想學真言宗的
初學者,師父將從頭開始慢慢的教授乃至整個儀軌並做系統性的詳解。首先,每位剛開
始學習密宗者,都會遇到幾個問題,就是「本尊」「手印」「咒語」「觀想」「種子字
」這幾個名詞,以下就對這些作介紹。
本尊:
什麼是本尊?簡而言之,就是最根本、最尊貴的一尊佛菩薩,亦即這尊佛菩薩對您
來講是最根本、最尊貴的,因為往後您是要靠祂幫助,修習祂的法,直到成就的。所以
,本尊對於您而言是最重要的。本尊在真言宗有二種,(1)一時的本尊(2)永久的本
尊。何謂一時的本尊,例如接受如意輪的灌頂後修如意輪的法,在修法的階段,如意輪
就是一時的本尊。何謂永久的本尊,真言宗行者接受阿闍黎灌頂時會舉行「投花」儀式
,依此儀式來決定那尊佛菩薩是累世以來與您最深因緣,而修祂的法會更容易達到成就
,由投花所決定的本尊就是永久的本尊。
真言宗的行者,要經過怎麼樣的階段才能接受阿闍黎灌頂,首先介紹四度加行,剛
入門者在真言宗的修法分為四階段:十八道(十八印契)、金剛界、胎藏界、護摩,此
稱四度,何以稱四度加行,加行即是前行,既有前行則尚有正行,簡而言之,真言宗就
是從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的順序修下來,但是對於初入門者十八道還是太難
了。所以,就簡化為十八道的極略軌、略軌,等諸位極略軌、略軌修到一定程度後,就
正式進入十八道,十八道的本尊是以聖如意輪菩薩為主,當一位行者修完四度加行,就
可以接受阿闍黎灌頂。在灌頂時行者於金剛界及胎藏界壇場前投花,決定永久本尊後,
從此開始專修此法直到成就,即一門深入是謂正行。
何以修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叫加行,而投花得佛一門深入後才叫正行。
所謂加行即是前行的準備工作,是做一件事之前的準備工作,為什麼要有這些準備?因
為行者在修完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等四度加行後,經由此四度的訓練,行者
才能全部都熟悉整個真言宗密教的修持理論、觀想方法及真言宗所必需具備的技巧、理
趣,而這些理論方法有如學校的共同科目,必需等共同科目完成後,才能學習專業科目
。
永久本尊是由投花決定的,投到阿彌陀佛,那表示與阿彌陀佛很有因緣,修祂的法
最容易成就,這輩子就修阿彌陀佛的法直到成就。真言宗的阿彌陀佛法本,有一部分是
諸尊共通的,有一部份是諸尊不共通的,譬如阿彌陀佛的道場觀與聖如意輪觀的道場就
不同,阿彌陀佛的種子字與如意輪的種子字也不同。十八道最重要在「入我我入」、「
字輪觀」、「字義觀」三步驟,這是十八道的精華,而金剛界的精華在「五相成身法」
,胎藏界的精華在「六大瑜珈」,護摩的精華在「---」。
在瞭解了本尊之後,接著瞭解為什麼要修行。根據佛經所言,一切眾生具有身、口
、意三業,佛菩薩本身有身、口、意三密,身、口、意在眾生來講是業力,在佛菩薩來
講是不可思議的妙智慧運用。修行真言宗密教的基本理論,就是利用本尊的三密轉眾生
的三業,令其匯入佛智,讓眾生的三業進入無邊的佛智,並體現自性,最終成佛,這是
非常重要的,真言宗的祖師曾經講過一句話,三密加持可以疾速成佛,在在突顯一個修
真言宗者,在修行方式上,不論修那一尊佛菩薩的法,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佛的三密轉
我們的三業,而進入無邊的佛智。真言宗常講「轉識成智」,就是把無邊業識轉為佛的
妙智慧,而如何才能得佛菩薩的三密加持?就是在整個修法過程中,要遵循三密相應的
原理修持,不是只唸咒語觀想而已。所以往後不論修那一尊佛的法,乃至成佛,「三密
是否相應」是一個自我反省、自我追查的工具。總之,身、口、意在眾生是三業,在佛
是三密,修密宗就是要利用佛的三密來轉眾生三業的修持方法而已。所以,接下來要瞭
解什麼是本尊的三密。
手印:
手印代表佛的身密,咒語代表佛的口密,觀想或種子字稱之為意密。在身、口、意
三密中以意密最重要,因為一個人的思想若能轉得過來就海闊天空。所以,修行是轉我
們無邊的煩惱,讓自心清淨,也就是在思想上調養。一個人會去做某個動作,先要在內
心起念頭,然後透過言語行為即身密、口密表達出來。所以修行就是作身心調整、思想
糾正的一種方式。
手印為什麼是身密?各位都學過如意輪,以下就講述如意輪的手印。首先,雙手合
掌,手心內中空,圓圓的如摩尼寶珠,結此手印時,十根手指有如蓮花的花瓣。在佛法
上,右手代表佛的五種智慧,左手代表眾生的貪、瞋、癡、疑、慢,雙手結合表示理智
不二,手心中間圓圓的像摩尼寶珠,代表眾生的心,本來圓滿、具足一切智慧的清淨覺
性,蓮花表示出污泥而不染,當我們結印母時(外縛印—表蓮花上置圓滿佛心),我們
就應了解每一個人,原本就有一顆清淨圓滿的心,而這顆心是襯托在蓮花上、寄託在清
淨心上,這就是印母(手印之根本出生印源),但還不是本尊的手印。
一切佛法都是從自心開始產生出來的,所以印母(外縛印)就是代表本來清淨的佛
心,每一個眾生皆具足一顆七巧玲瓏的如意寶心,此佛心即如意輪的如意寶。中指作
「Λ」形,這有如蓮花花瓣,食指作「∩」形,然後豎起兩大拇指,中指代表蓮花,食
指代表如意寶,二大拇指代表理智不二的空慧(大拇指代表空,空即智慧),眾生依本
尊加持力,從自己理智不二的空慧內,察覺自心具足的蓮花清淨。而雙手的小指、無名
指四個指頭交叉,代表降服四魔。經以上所言,手印本身並不稀奇,乃法理之表徵。絕
無一結手印就可勾招三十三天一切諸神並驅鬼的作用。
所以手印代表本尊所有的思想、智慧之身,以智慧為身體的法身。真正的法身是思
想精神,不是現出來的形狀,所以手印是本尊的身密,是本尊整個智慧的象徵,手印透
露本尊內容及精神的存在。
如何結手印?真言宗祖師曾說,在結手印前要誦一段結手印的偈文,其內容含義是
我們像螞蟻一樣微小、低微,而本尊像須彌山的巨大、偉大,結此手印代表本尊智慧整
體表現,是本尊智慧的法身,所以手印代表本尊。雖然我們自不量力,如螞蟻的渺小要
成為須彌山般的宏偉,希望本尊不捨慈悲加持,讓我們結手印時,具足本尊所有的三密
功德,而與本尊一樣。
以上告訴真言行者結手印時,除了要有謙卑的心態外,身心更要完全融入本尊的三
密功德。譬如如意輪手印,當結印母時,就要自我啟示,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圓滿、清淨
、具足的心,猶如睹物思情之道理,即看到東西就想到那個人及其一切,因此結手印就
要想到本尊的種種功德。
如意輪的手印,中指像蓮花葉瓣,真言宗的五大是地、水、火、風、空,中指屬火
大,火表示智慧,有智慧就可以判斷,且遠離無明妄想,證得內心無比的清淨,不受外
界環境影響,而顯出本有的清淨心,此乃智慧的力量,此即是中指像蓮花葉瓣理趣之表
徵。以修持本尊的功德、力量,顯出本尊本有的智慧,可以化解一切無明煩惱,現出無
邊清淨智慧火光。如此一來,當我們伸出中指時彷彿蓮花生出來,彷彿花瓣舒展,清淨
心也隨之出生開展。
食指代表風,風代表行動,風吹來吹去代表造業。當您心中有想法,卻未赴之行動
,則永遠達不成。譬如您心中有一個宮殿構想,但無行動,就無法呈現莊嚴的宮殿,唯
有落實行動能生出一切。所以本尊的手印是相當有意義的,當打開食指結成寶珠形狀時
,暗示自己要應依循本尊的智慧依教奉行,而此無量妙行產生無量無邊的福德,以此福
德莊嚴自己法身、一切眾生的法身及法界,希望從今以後結手印要有以上的契入。所以
手印一結,三眛馬上顯現,內心把手印的內涵及覺受引導出來,本尊的法身、智慧、三
昧在內心舒展開,此時全身沈醉在本尊的氣場中。所以手印一結,您就是本尊,而不是
只有手的姿態罷了,如此下來即使不唸本尊咒語也很有意義。以往大家以為結手印是多
餘的,記住咒語觀想就好,此觀念應改進,而結手印,手指的彎曲對身體氣脈有很大助
益。
咒語:
咒語就是口密,咒語因為是梵語所以大家都聽不懂,因而感覺有一股神秘感,在古
代咒語是不翻譯的。如聖如意輪本尊咒:om han do ma sin da ma ni zin ba la hon,的意
思大家聽不懂,翻成中文意思「om」是歸命,「han do ma」是蓮花,「sin da ma ni」
是如意寶珠,「zin ba la」是光明,「hon」是自在圓成,「歸命、蓮花、如意寶、光明
、自在圓成」是與手印所代表的意義相同。所以咒語與手印都是本尊思想的表徵,梵音
與身體的氣脈相通,愈念誦身體愈放鬆,然後身體有如一個共鳴箱,咒音有一種特殊的
頻率與波動,此聲波能量能振開不通、糾結的輪脈,使氣機活絡,而氣歸入中脈,達到
身心調和狀態。
念誦咒語的速度是快好或慢好?如何判斷咒語念誦是否正確?如果您越念身心愈來
愈輕鬆、平穩、踏實、頭腦舒服等,則念誦正確,倘若感覺頭脹胸悶,身心無法鬆弛柔
軟就是不正確了。所以,念誦咒語以身心能寬鬆為原則。要怎樣念咒語才能越念身心越
輕鬆?首先,當身體是一個共鳴箱,精神狀態完全鬆弛,聽自己念出來的聲音,一直念
誦,速度快慢交錯皆可,內心越來越鬆弛、舒服,如入禪定,只要能產生上述的效果,
就是正確的念誦。念誦咒語身體產生的波動會散發出能量,此能量是內心處在寂靜鬆弛
下所發射出來的。所以念誦時放下念頭,一心住於咒語,涵養在本尊的性德,以寂靜、
寬鬆、柔和、喜悅之心在念誦,咒語就會與身體起共振,進而產生波動的能量,此能量
乃真言宗所言之「靈能法流」,此波動力量與本尊的能量產生共鳴,然後本尊的能量與
本身的能量產生交媾,如此下來就能轉凡夫身為本尊的智慧身,往後越修越高深即能體
會此覺受。
意密:
如何觀想?觀想是否就是「想」,如果是,何以「觀想」前面有「觀」字。而各位
的觀想一直是用想的!所以有人學佛後,認為我們的智慧不是真正的;是世間的一種技
巧,佛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似乎我們的想並不是觀想,佛的想才是觀想,其實觀想
就是想。觀想雖然是想,但師父根據自己的體驗分析,觀想有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藉相起意」,剛開始學習觀想者,都要有一點「假借」的覺受。譬如要感
覺清淨,而怎樣的狀態才是清淨?各人的體受不同。您可以注視著一朵白色的菊花或蓮
花,來感覺內心有如花的白皙、剔透且舒展開來,此舒展開的覺受有放開的感覺,剔透
讓人覺受無憂不執著。總之,只要能引動內心那份清淨的感覺,都可以借用您曾經擁有
過的經驗。譬如以後會教授淨三業,修淨三業時,要觀一朵白色蓮花,如何觀?結手印
後不要觀蓮花先藉相起意,使內心的意識印象逐漸昇起清淨感覺,此時仍不要有影像,
當內心充滿清淨覺受,思緒會慢慢鬆掉,整體身心進入寧靜狀態,由於此份寧靜,清淨
的感覺會愈來愈擴張,此時內心會有一點點的清涼意,且遠離世間一切的怨懟、糾葛,
這是一切眾生原本有的清淨,也是真言宗所講的「阿字本不生」義。
第二步「藉意顯相」,內心感受清涼意後,陶醉在此中,此清涼意的覺受會無限擴
散,將這份清涼感受由內心向肉身發動並從整體中發揮出來,然後身心整體溶入清淨三
昧,這是真言宗手印加持的道理,因為手印加持是讓這股靈能法流(內心清淨、清涼覺
受)從整個身體擴散、發揮出來,以轉凡夫之身成為智慧之身。以上所述對於初學者,
如果聽不懂可以把它當成知識即可。
觀想到內心有一股清淨之氣,那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清涼能量及法流,此時繼續
投入清涼感受且逐漸擴散,會越來越清淨、清涼,此股氣感、覺受持續擴張,最後擴散
成一團清淨的月輪,當整體遍滿清淨清涼,這就是蓮花。為什麼這就是蓮花?要表現清
涼意的方式有很多,佛教以蓮花來表示,因為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清淨,象徵每個人
本有的清淨自在,全身遍滿清涼氣,此時的念頭是想蓮花,蓮花就現前,當蓮花現前時
的此股清涼氣就是蓮花。將會遇到「有意無形」的這個階段,即可以清楚意識到蓮花,
而不用腦力刻意想,雖意識到蓮花但卻看不到蓮花。
在藉意顯相階段,最初有意無形,不要刻意把形像顯現出來,而是深入意境,此時
形不重要,因為形是意的表現,最後整個身心進入蓮花性海,陶醉在清涼意境時將會忘
記想,此時只是「一味一心」無分別,一味即清淨、一心即清淨!
所以開始觀想是用想的,並假借一些情況進入觀想,最後無分別心及無起心動念,
整個身心完全進入無分別狀態的整體覺受,雖然蓮花無顯現出來,但是整個蓮花的意識
覺受己經充滿,此時的心境就是蓮花,那究竟要到什麼階段,蓮花才會現前,只有真正
完全投入、不起分別、住不分別際、一味一心的真心投入,則蓮花現前。所以至少要修
到有意無形且完全感覺都有,進而心及相一如,非心非相是心是相,能所雙泯這就是觀
想。
所以觀想並不困難,不要被觀想二字弄迷糊,以為有「想」是執著,起心動念是執
著,所以一定要不起心動念的觀想才是觀想,那就被騙了。剛開始觀想,都要稍微藉意
識起一點作用,讓身體那份感覺昇起,等到內心有感覺後會更加陶醉深入,所以不要急
著去觀想,讓內心中感覺慢慢擴散出來,當感覺到那份覺受充滿整個心靈,再開始藉蓮
花的印象「或藉著想要觀想的東西」來表達這無限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把心帶出來,
所以觀想蓮花的目的,就是要把心完全帶出來。
所以對於所要觀想的東西,只不過是付予生命感,像佛教付予蓮花生命一樣,觀蓮
花是為了要內心的覺受完全帶出來。如果沒有內心的覺受,那此觀想是無意義的,譬如
修淨三業,就觀一朵蓮花想它很清淨、發光,然後代表您的三業清淨了?如此是不對的
!各位為什麼修不好?就是觀想完全錯誤,如此下來,修一輩子個性不會改、煩惱習氣
不會斷,因一直在假相上轉。師父以前和現在所講的是相同的,但你缺乏前面的那一段
,而此段最重要。
學佛的目地是讓內心舒服、輕鬆,要達到此目標則要從自己的意識覺受上下功夫,
即轉識成智。所以不要急著要觀想、念多少咒語、修多少法,這樣是無意義的。觀想時
,了知蓮花所代表的意義、為什麼要觀想蓮花、是否注入蓮花的三昧?怎樣才是注入三
昧?以上這些是最基本的。務必內心有覺受再擴張、深入後,才來觀蓮花,觀蓮花的目
的,是要把心帶出來。而蓮花觀不出來並不重要。當完全掌握整個內心,內心的整體就
是蓮花,如此觀想、修持,則會越修越快樂,反之則不然。所以日後各位修法,可能分
段式練習,且勿急躁,每一個步驟從內心舒展開來。依此方式修淨三業,觀想出來的內
心會很舒服、清淨,而這些又和手印、咒語相同之意。清淨就是蓮花,當一個人清淨,
內心煩惱思緒逐漸減少後,再也不會想要任何東西,內心因為清淨而無念,因無念而產
生滿足,因滿足而產生具足一切,因具足一切而產生如意自在,整個內心充滿、擁有一
切,覺受如意、自在而產生了法喜,有了喜悅之心感到亮麗而產生光明,這整個過程就
是「om han do ma sin da ma ni zin ba la hom」;「蓮花如意寶光明自在圓成」。
觀想時,對於清淨、無念、滿足、具足一切、如意自在、法喜、亮麗等等的覺受,
每次會不同。由此可知,咒語豈可用一朵蓮花來表示,真言宗講「一字含千理」,此清
淨心含義無限,不是「清淨」這二個字所能包含的,至此可知,手印、咒語都是這個含
義,所以三密中以意密最重要。
意密,決定整個人的思想,修法對於個人是否有幫助,取決思想覺受是否快樂。學
佛目的是要思想解脫,這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教導如何觀想,如何注入意境,這些都是
om han do ma sin da ma ni zin ba la hom的整個延伸。因此咒語是不需要解釋的
,當解釋不齊全會有謗佛之罪。念咒語不多加解釋,照著音念誦,還多了一股神秘感,
對攝受有幫助!且念誦時要專注觀想及投入心境。有些人自以為知道蓮花、光明的意思
,就可以想蓮花、想光明,修淨三業時想一朵蓮花,然後蓮花發光並告訴自己要清淨,
如此會越修越痛苦,以起念頭的修行叫執著。但如果用師父之前所講述的方式從內心昇
起依此修法是很舒服的。
種子字:
什麼是種子字?種子就是種子不用解釋。一棵高大的蘋果樹結很多蘋果,而今所看
的樹及享受的甜美蘋果,全是由種子而來,所以種子字是本尊所有的功德來源。修密者
,常有一句話:一咒一印,即是修本尊時,除了結其手印、誦其咒語外,還要學其種子
字。因為種子字是本尊所有功德來源,有如樹木之種子。如聖如意輪的種子字為
「kiriku」,是由四個梵字結合而成,每一個梵字都有其含義,真言宗講一字含千里,
譬如看到「ha」,就想到是風大的含義,所以種子字延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所有具體
的展現都是本尊的功德,一切密宗的本尊法相都是依照其所有功德展現加以具體化,所
以本尊如意輪的六隻手就是祂所有功德的展現。
守五戒、菩薩戒或其他的大小戒律,若被某些特殊因素所阻礙,就以心為主。以下
舉六祖惠能大師的例子說明:大師是出家人,逃難時,穿俗家衣服且蓄髮,並幫獵人圍
捕動物,也吃肉邊菜,以戒律而言是犯戒。所以受戒時如能得到戒心則可得到戒體,不
要死守外相戒而無心戒。一般密宗的佛堂常需要擺很多東西,假使無法如實所作,亦可
使用比禪宗更方便的辦法,隨地坐下來,則諸佛、三千大千法界、本尊壇場全現前,自
心即一切供養,即一切壇城。但是如果能力所及,就將其表現出來。此有如觀想蓮花,
蓮花雖不重要,但它可把心完全帶出來,而我們擺壇場就是把內心表現出來,其實無擺
亦可。如道場供佛的六器、塗香及只放一瓣菊花,此對一般人而言是無意義,但對於我
們是有用處的,因為我們付予它精神與意義,藉此突顯我們的精神供養,即藉相顯意。
再舉一例,以前西藏有一對兄弟都學密法,哥哥霸佔所有的家產,弟弟窮的一無所
有,在西藏有一習俗就是過年過節要竭盡所有供養,供得越豐盛表示修法越有成就。但
弟弟想來想去只剩身體,身上只有大香(大便)能供養,所以就以此供養,但哥哥不以
為然,當弟弟供到佛前,佛菩薩很高興且統統現前,此時哥哥恍然大悟,雖然修很多但
修錯了,就是缺乏一顆心。佛法以修心為主,做人處世亦是如此,以心交換心,勿徒具
表相。所以真言宗的道場就是內心,心即道場。
修行場所:
在家裡修法,但家人各有不同的信仰,還是可以修的,彼此不一樣的心境,同時存
於一空間就是一心法界,互不相礙。修行要圓滿,以不妨礙他人為主,若妨礙到,就以
心為道場。再者房間乃至夫妻房或廁所皆可修法,主要以心為主,再求外相的莊嚴,所
以修行的場所任何地方都可以,若環境許可,應使修法地方更莊嚴是最好的,如是莊嚴
的情境,心就已經被莊嚴,心境一如也,如此必定會與佛菩薩有所感應。反之,因天氣
熱只穿內衣進入佛堂,雖然無不可,但反問自己,非要這樣嗎?缺乏一分誠心,就少一
分莊嚴,少一分莊嚴,就少一分相應。若是家裡環境無處可擺放佛像,本尊的佛像亦可
與其他神明放置一處,若是使用相片的佛像修法,修完後用紅布包起來置入櫃子亦可。
在房間修法,無法供養香,俗話說「一柱心香達天庭」,我們的心香就是誠心誠意,所
以不點亦可。修法時要身心安頓,從內心昇起對佛菩薩的恭敬、景仰後,依照師父所教
的儀軌修,如法修行就是點香。
簡易初學本尊入神觀想口訣
本尊入神觀想口訣
一、先觀想壇場的本尊心輪有種子字發光,此光再往上衝至虛空中。(此步驟須觀
想成熟,安住一會,確有真實感後,再做下一步驟)。
二、次觀想虛空之光中有種子字發光,光中現出本尊尊形(此亦要安住一會兒)。
三、再將此虛空中之本尊心中種字放光加持十方法界,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及聖眾并
眾生悉轉化成本尊,然後十方所轉化之本尊,復與原先本尊收合為一。次將合
一之本尊整體之光明引導下來,與壇前之本尊二者融合為一體,且更加大放光
明,如同活生生的真身佛(入神) _____精神體(如入我我入觀)。
四、然後才用劍印或手持水晶獨古,於四處及五處,寫種字加持壇前本尊。如此從
頭至尾咒聲不斷,一邊持誦咒語,一邊手寫種字,並依如上之觀想安住。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