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輪講式
(七段)翻刻本文
先總禮 歸命蓮花王 大悲觀自在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 蓮華部中諸賢諸聖眾十方法界一切三寶三反 次導師著座。法用如常。 次表白。 敬白法界法身•摩訶毘盧遮那•實修實證•盧舍那界會•一代教 主牟尼薄伽•九品能化彌陀種覺•十方法界證菩提者•去來現在 應正遍知•八萬十二權實正教•無障礙經甚深妙典•觀音勢至諸 大菩薩•阿難迦葉諸大聲聞•殊補陀落安養清淨集會•蓮花部中 諸賢聖眾•總一心法界光明心殿•理性隨緣塵剎海會•三寶境界 驚言。 伏惟、人中天上之浮花、開落幾春風。苦海愛河之流水、沈浮岐 多夕浪。生生生生生、鐵床火地上、處處處處處、刀山劍樹下。 善趣難生、惡道易歸者也。奧窀虛夢之中、稀受日域馬臺之人身 、輪轉浮生之間、償遇月支鵝王之教跡。然歲月游傾孰期翌日之 影。冥路稍近須蓄夜臺之糧。茲以、遍仰一尊汲引、欲禱二世之 雍照。夫十方聖眾之中、觀自在慈悲惟深重。六觀世音之內、如 意輪利生尤揭焉。 繇今翅一座七門之講述、早預二求兩願之滿足。然則速恣鄭白陳 紅之景福、永保黃牙白石之遐算。加之、眼前誇不老之赤泉、伴 椿葉之影、身後遊迎接之紫臺、(人+吳)荷花之敷。立片言以 居要、乃梗概之啟白。懇篤之志不能藂。具旨在佛界之照覽而已 。 今此講演總有七門。
二者名號功德門 三者形聲應化門 四者本願利益門 五者宿緣厚故門 六者如意福德門 七者往生極樂門 第一觀音本源門者: 夫此大聖觀自在菩薩者、一切如來淨妙法身之體、三世諸佛大悲 法門之主也。四十一地瓔珞垂露、無垢摩尼珠離離。四十二重無 明雲晴、妙覺水精之月明明。或結三覺覺果、致實報花臺、乍灌 五智智水、列密嚴海會。尋本誓證入者、摩尼蓮花兩部。謂本位 月輪者、金剛胎藏諸會。然則四曼之春囿、法曼茶之花鮮、五智 之秋天、妙觀察之月晰。九尊蓮臺、安大悲之花葉、六趣苦輪、 化上天之著樂。十六大菩薩之中、彌陀親近之金剛法、三部曼荼 羅之間、蓮花部院之如意輪。 或坐三十二葉之花臺、或住八輻千輻金輪。種子者、則三字、顯 金剛寶蓮之三形。所持者、亦四種、表增恩敬調之四法。論內證 者、實五智五佛之本源。謂外用者、是三十三身之能化。爰以、 三世諸佛之慈悲水、皆入于聖如意輪之願海、一切菩薩之智惠光 、悉出自持寶金剛之覺月。矧乎大悲闡提之本誓、猶越一切菩提 薩埵之悲願、捨大慈悲之弘誓、剩勝諸餘觀自在之本願。 經云、『如意輪神咒者、一切凡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無量眾 生、頓證無上大菩提故、施與一切所求無上寶藏。早滿足無量所 望悉地文。』然則、此菩薩者功德、最勝最大、利益無量無邊。 故我等遍歸敬此尊、世世生生憑其誓願、在在處處仰彼利益。 仍以伽陀、歌讚歎禮拜。 頌曰: 一切如來大慈悲 皆集一體觀世音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第二名號功德門者: 先總述觀世音德行、今別明其名號差別。夫此菩薩者、密號者持 寶金剛、梵號者真多摩尼、或名大梵深遠。正號如意輪觀自在菩 薩。別言之、如意者、寶生三摩耶摩尼珠、雨七珍百福財寶。諸 佛無上福智寶印、生真如實相珍寶。 又是自性本有之阿字門、淨菩提心之明月珠也。輪者、假譬者、 則轉輪聖王最上珠持之輪寶。論實者、亦無上世尊金剛堅固之輻 輪。然則、飛金剛輪、摧破怨敵四魔、轉妙寶輪、斷除無始三毒 。觀自在者、遊普門方便。智惠入蓮花三昧異名。菩薩者、發菩 提心、利益眾稱也。凡能所境智之觀相應、事理冥顯之益和合、 名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也。因茲、受持者、顯靈驗於即時、稱念者 、備福利於現身。實知。滅三毒七難、滿二求兩願、偏無過觀世 音名號之功用。茲以心水觀名字、感應之月浮影、詞林唱尊號、 榮花之色開蕊。名號功德、殊以不可思議乎。仍為蒙如此利益、 以伽陀、可讚歎禮拜。 頌曰: 眾生聞名者 永離三惡道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第三形聲利益門者: 前明名號功用。次述體相功用。夫此菩薩者、居彼三三品、一生 補處之大士、遊此五五有、六道能化之薩埵。淨土穢土利益更不 廢。善趣惡趣濟度長無絕。始自佛界、終至那落、現一一色身、 濟度之。上自有頂、下及無間、發種種音聲、教化之。橫遍十方 、豎亙三世無所、不現無形不示。嗚呼、感應歲歲、頒形於三十 三之月、機緣區區、播聲於一十九之風。況過去正法名如來、現 在觀自在王尊、未來普光功德山王佛。爰知。唱正覺於三世、施 應用於十方、即首戴本佛、表妙觀察智之說法果德。其身具六臂 。主六大法身之即身成佛。 思惟手者、表大悲拔苦之德、顯愍念有情之言。迴方便功智、渡 難度眾生之相也。 寶珠手者、大慈與樂之相、財施滿足之德也。欲得大福德者、必 可念此手。 念珠手者、定惠相應之德、以惠糸、貫定珠。瑩百八三昧明珠、 除八萬四千癡暗。常得安穩、住無畏相也。 按山手者、大定寂靜之德、下化眾生之相也。按真如之黃地、不 被動八風。押法性之金山、不被傾三毒。即得長遠壽命。又備強 感色力、此手力用也。 蓮花手者、慈悲同體之德、法愛和合之相。內證覺悟心蓮花、自 性清淨三摩耶也。念之者、不染煩惱泥。觸之者、能淨諸非法。 被眾人敬愛、得無礙辯說相也。 持輪手者、如來大智之輪寶、威怒降伏之金剛、遍照牟尼之一字 、金輪摧魔怨敵之三摩耶形。即轉無上法輪、令得一切種智、除 內外障難、令成二世悉地。念此手者、縱甘羅之榮祿。持此輪者 、超旬氏之昇進矣。廣博六臂之力、化六道生、普現三昧之形、 度三有海。況所坐者、上求菩提山岳、萬行萬善成林。所湛者、 下化眾生池水、大慈大悲浪潔。凡厥相好莊嚴併為眾生與願也。 仍諸眾以伽陀、可讚嘆禮拜。 頌曰: 七寶莊嚴寶輪王 菩薩相好不思議
六臂廣博體 能遊於六道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第四本願利益門者: 前明形聲應用、次明本誓悲願。夫此菩薩者、侍多千億佛、發大 清淨願、垂憐愍方便、施降化神力。慈悲之雲眇眇、普澍甘露之 法雨。弘誓之海漫漫、廣浮濟度之船筏。無緣之慈悲廣大、無親 無疏、無作之誓願甚深、無始無終。 本願云:『一切眾生作佛畢、後我當成佛。若殘一人者、誓不取 正覺云云。』又經云:『若持念如意輪者、一切時處皆無有障礙 於內外行業。速圓滿於諸所作事、常得勝利、威光增長、具大自 在、開發智惠、得辯才語言三昧、音聲義妙。過現一切罪障無不 滅、現當一切吉祥無不至云云。』凡誓願利益無量。以要言之、 三業六情之罪垢、智水洗而不留。四重五逆之業塵、悲風拂而無 殘。況十魔四魔魔軍遽挫、百病萬病病氣j。又離雷風水火之難 、又無刀疾飢賊之怖。兵戈戰陳之中、得勝利、諍論訴訟之處、 顯名譽。滿壽命於千歲、招敬愛於萬人。才智湛小海、巧辯流懸 河。 加之、匹夫昇三臺、專覲天之禮、庸女備六宮、繼懷因之夢。就 中、觀音是慈悲之本也。女人則慈悲之質也。故和光垂跡之形、 多現婦女身。利生感應之道、殊滿女人願。何況、雖決定業、念 能轉之。雖墮惡道、必代受苦。然則、振十力折伏之威、虐獄率 、摧刀山。施一子慈悲之德、代罪人入鐵城者也。經云:『若誦 如意輪神咒一遍如上、諸事皆悉得成辨文。」 又云:『假令佛眼墮落大地、無量億劫不還本處、大悲誓願不墮 兩舌。」又云、「若有??生、於未來世、誦持此咒、以本願故、 我來其人前、隨所望意、令滿一切無量大願。若少、若多、不果 遂其悉地者、不得名為如意寶珠大祕密咒文。』 如是、誓願不思議甚深、無量廣大也。金言不誤。利生無疑。仍 大眾以伽陀可讚嘆禮拜。 頌曰: 若我誓願大悲中 一人不成二世願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世音菩薩三反
第五宿緣厚故門者: 前明大悲本誓甚深、今展此界眾生機緣相應。夫此菩薩者、娑婆 有緣薩埵、利生無雙大士也。寔此土之眾生、於彼尊繫屬結緣尤 深厚乎。夫以、胡馬嘶塞北之風、尚有戀故??之聲、觀音掉願海 之船、何無度舊親之情。是以、一生補處之今、雖在安養而得法 身、四弘誓願之昔、猶於忍界而結僧那。然則、娑婆者桑梓之地 故、遍覆功德林之蔭。我等者莩之友也。仍生長大悲水之流。況 本朝大日本國者、偏於如意輪、而感應是溥者也。所以者何、百 濟國七尺靈像、送而安極樂東門之閣。上宮王七生本尊、留而置 雍州北京之室。聖武皇帝排佛殿於南都、和泥土、造如意輪像。 良辨僧正得沙金於東土、尋石山、祈持寶金剛。 弘法大師者、第三地菩薩、勵彫刻之功、顯形像於摩尼峰。性空 上人者、六根淨行者、依天鳥之告、刻生木於書寫山。爰知。觀 世音者、娑婆緣深、日域契厚。何況、釋迦如來以閻浮提之諸眾 生、付屬此菩薩。尤可仰其利益。 經云:『爾時、世尊告如意輪觀自在 菩薩言:「以此一切眾生、 悉付屬於汝、施與勝願、勿以有過、而便棄捨」文。』 加之、當末法末世之比、於下愚下劣之輩、遍可憑此尊。所謂經 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末世中、誦持如意輪明咒時、不隔淨 與穢、不擇日月星辰吉凶、別不修齊戒。亦不假洗浴及以淨衣、 不可一日二日斷食。亦無作辛苦之行。不須嚴淨壇場及種種尊重 作法。但著常衣服、若誦一遍如上、諸事悉皆遂意、百千種事一 切所願皆悉圓滿云云。 誠憑哉。行儀應我等、利生契末法。持念無煩。勤行有便。悉地 惟易、感應不難。 故忍界南浮大日本國末法下愚七種弟子、遍仰此尊本誓、一切善 願可滿足。仍先以伽陀、可讚嘆禮拜。 頌曰: 我等住於娑婆界 修學如來因地門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第六如意福德門者: 前明機感相應、施福智二嚴、今且其中祈福德之利益。夫冀樹提 伽之勝躅、開福田於即生、傳迦羅越之妙指、招寶財於現身。於 焉、幸福尤可願之。貧賤誰不厭之。是以、菩薩六度闡檀度之濟 行、止觀五緣先衣食之助道矣。出瞻肩、懷劣等輩之恥、入屈膝 、無顧親屬之力。況富者、隨緣自然殖善種、貧者、觸事不慮犯 罪根。故或說:「閻浮提眾生、多由貧、墮惡道。」又演:「諸 苦中、以貧苦為第一苦云云。」因茲、早祈福德之一門、欲成大 願於二世。然今、此菩薩者象寶部摩尼門、持如意寶珠玉、眾生 與財福、行者滿諸願矣。經云:『若於此生中、欲求現報。諸惡 業薄福??生、充滿世出世間無上果報一切所望文。』如儀軌云: 『誰有薄福者、當滿一切願文。』准隨心如意輪經云:『是能雨 於無量財寶。如意寶珠也。速得世間一切財故文。?又云、?我速 令得義妙七寶衣服飲食及妻子眷屬車乘城邑滿足取意。』 然則、於如意輪聞名、懸憑、作一花一香善之彙、摸形、凝信、 運一稱一禮行之族。窮王家之懷富、縱輪王數萬之福利、豐人臣 之資貯、預居士至德之良財。加之、生福德智惠之男、耀榮暉於 九重、賜端正眾相之女、施敬愛於一朝。茲以、矜季倫之福庭、 金玉錦障於五十里之地、遊須達之財苑、披花堂於四十餘之院。 然則、六度四攝者、始自初門、滿足之、百福萬德者、迄于極位 、圓滿之。仍各以伽陀、可讚歎禮拜。 頌曰: 持寶蓮勝幢 幢中出妙聲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第七往生極樂門者: 前既明今生所求、今當願來世出離。如經云、「非但現世。得大 福利、亦於當生獲大功德文。」夫以、名利生死之絆、結三塗之 鐵網。道心菩提之〔革+羽〕翱九品之金臺。不可不歎。不悲何 為。然我等著妖豔之色聲、盛齡稍闌、婪邪慢之名利、餘命愈澀 。譬身於山水泡沫、浮生難壅。寄心於邦原之薤隴、露命易消。 雖後、雖前、冥途遂可行之路。雖淹、雖速、生死必不澀之彊也 。悲哉、被拘小緣、乍思徒送星霜、迷哉、稀求世間、乍喀空運 年月。實可厭者、三界六道之栖也。不厭惡趣易歸故也。尤可欣 者、九品十樂之臺也。不欣淨土、難生故也。然今此菩薩者、為 船師大船師、渡中有之迷津、為導師大導師、送西方之覺岸矣。 安養號彌陀、設行願莊嚴之淨土。娑婆現觀音、迎欣求極樂之眾 生。是以、十念成就之終、捧蓮臺而迎接、九品往生之始、轉法 輪而教化。 何況、無障礙經:「捨此身後則生西方。」金輪咒經演:「命終 往生極樂世界。」我等有往生極樂之願、觀音在引接西方之盟。 我等所發願望已葉。彼所立之本誓、往生淨土有何疑哉。然則、 苟詣黃金琉璃之庭上、瞻觀音紫摩之聖容、忝跪赤栴檀林之樹下 、拜彌陀白毫之妙相、即聞一實道、斷三重無明、終開佛知見、 入菩薩正位。出離生死大願、已滿足。世世生生大幸、何事如之 哉。仍各住決定往生之願、可讚歎禮拜彌陀觀音。 頌曰: 若人琠壑j士名 當得往生極樂界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三反 抑我等歸如意輪、仰本誓故、預慈悲利生方便、遂往生極樂蓄懷 、拔濟堪力、昇進得便。因之、行十方淨剎、施供佛聞法之榮耀 、還六趣穢土、垂引接結緣之利生、發一子之慈悲、救五道之含 識、調三乘之根機、唱八相之成道。又如意輪經云、「破無上阿 鼻地獄、其中一切苦惱眾生悉得解脫、即往生極樂世界文。」實 惡道之拔濟尤有憑矣。 又如經云、「始自今日乃至成佛、不墮惡道、常生佛前文。」馮 哉。依此講演結緣之力、自今日永不墮惡道。是實忻之中亦忻也 。釐之中猶釐也。然則、殊以今日所修香花讚歎善根、總今生所 作事理自他眾善、近迴施極樂界之花池。順次往生之蓮開靨、遠 流入薩般若之願海、頓證菩提之月浮影。仍大眾住此願、以伽陀 可讚歎禮拜。 頌曰: 我既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願以此功德 普及於一切
南無歸命頂禮大慈大悲大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 命終決定往生極樂自他法界平等利益三反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