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之旨趣及用心處 

            「法會--宗教之極致表現」

                   依修行而言,此乃靜態修持後動中的落實,其中溶合平時的體

            證是一種透由事相將佛性強力展現的手法,亦是利益教化大眾的菩

            薩道行為。大眾藉由法會各得隨緣領受佛恩,接受佛法的教化。法

            會即是生活的縮影,法會中形形色色琳瑯滿目,充滿眼、耳、鼻、

            舌、身、意之意趣於其中,或有由眼根而入者;亦或有藉其中一、二

            根趣而入者、不一而足:實乃最自然的佛法大熔爐。故行者與大眾

            之間,有如處於靈山會上一般。正所謂:佛以 一音一角,藉此作為

            行者共同之警策。舉辦法會,不論是籌備、進行或善後等工作,點

            點滴滴,可謂繁重瑣碎,但這正是平日修行成果的驗收,「動中功

            夫,勝過靜中功夫百千萬倍。」此時,把平時修持的體證,在法會

            過程展現出來。以身心言行做風範,讓大眾看到法會用心之處,及

            大乘菩薩道之精神。以下有幾點粗淺看法,提供大眾作為參考:
                    壹、佛國淨土之建立:


                      (一)「法會之會場即是佛國淨土之展現,與會大眾即是一時


                                 一地之海會聖眾。」
 

                    入佛堂應生如睹諸佛,同諸海會,親聆佛陀講經說法之心。於

            活動中,保持靜謐、安寧, 用心靈藉由事相與佛親近,如同往生佛

            國般,不宜吵雜擾亂大眾安心辦道。


                      (二)「道場之潔淨,即是對佛、大眾、清涼心、清涼地之供

                                 養。」

              
                    法會中地狹人多, 勢易呈現紛亂。地板污穢,垃圾處可見,東

            西隨意放置,致使原本佈置雅緻的佛國景象,一變成為五濁惡世。

            故法會中,宜隨時擦拭地板、 掃地、整理環境。令大眾於此清涼境

            中,生起清淨心。此亦是行者,遂由身心展現清淨脫俗、層次的素

            養,亦是對大眾護持的一種回饋。

  
                      (三)「法會的佈置,即是密嚴國土之開展,內心佛國的莊嚴

                                。」


                   佛堂之佈置,宜表現修行者惜福、樸拙、純真的一面。莊嚴而

            不華麗,注重內涵,去除外 相之矯飾。單一即是直心,不宜繁雜,

            明亮而不失莊重典雅。藉事相表達佛意,以事顯理,寓教化於無形

            之中。以佈置烘托出修行者,閒雲野鶴浮雲脫俗之心,此亦是一種

            無言的供養。

 
                      (四)「插心華,以彰佛心,超凡入聖在此一枝。」


                   插花是一種心靈的結合,行者對生命直心的掌握。舉凡俯仰之

            間,一草一木,一瓦一石,皆有佛心。透由行者,對佛心之洞悉與

            掌握,將天地之間的生趣,匯聚於一盆之間,令其展露令人顫動,

            凜然的意趣,生機如此矗然地展露,一枝枯枝、一朵鮮花,皆足以

            表露生命無盡的奧意,令人真心的膜拜,此乃佛陀塵剎應化身之一

            ,生身佛所在處。若不能掌握佛心禪意,只是一堆雜草枯花罷了!

            令人倍覺增添幾許凡塵庸俗之氣。是故插花是行者的心、佛心、宇

            宙之間靜、動一切唯美的結合,思之渺渺無盡奧境也。 
                      (五)   「廁所。凡淨同心,諸佛道場。」


                     廁所,是最髒的地方,人類排棄不淨分之處,多少人掩鼻而過

             。殊不知此處是積陰德,開發心地菩提之道場。古之大德因打掃廁

              所而開悟者,不在少數。佛教稱之「淨房」,乃意指淨心亦淨身之

              處。身為一個密行者,應以打掃廁所為傲,藉此潔淨心中的無明煩

              惱,打破淨、穢之執著,亦讓眾生有個方便淨心、淨身之解脫處。

              相同的,打掃佛堂內的佛桌、 佛像、地板、天花板…等,無一不

              是自我內心佛國的建立、和種福田的重要課程。
                      貳、「謹依菩薩四法。以顯佛陀慈悲為懷之精神。」


                     法會中,對大眾的接引與服務,乃彰顯佛陀之慈悲,與關照眾

             生之旨。亦行者對施主,平時護持的一種回報。是故,接待信眾應

             親切有禮,和顏悅色,依菩薩四法:愛語、利行、共事、佈施,助

             其心喜悅,使其心向佛法,如同回到佛陀的懷抱般,沐浴在佛陀的

             慈輝中。行者不妨將自己想成為佛陀,以平時修持之智慧,落實菩

             薩道。於一切刁難、無理之中,善巧方便,因勢利導,不擾怒一切

             , 不瞋。不痴。具足歡喜心力行菩薩四法。無盡地付出、無盡地呵

             護,愛護一切眾生,如護眼目,小心翼翼,力求圓滿、歡喜。 


                      參、「廚房 - 大眾慧命所在、多寶佛塔也。」 


                     廚房料理,在社會是卑微的工作,而在寺院諸類職司中,典座

             卻是最受尊重,他維持大眾的慧命所在,灶中發心奉獻是聚集功德

             ,成就自性多寶佛塔處也。但一不心,卻也容易造業, 因為典座所

             使用的糧食,小至一粒米麥,皆為檀越(施主)所賜膏血,所謂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而碗盤器皿,甚至連洗菜用水,都

             要節省愛惜,必須本著「惜物如護常住之眼目」的精神。故典座工

             作是嚴肅的,必須用心去調理,雖是粗菜淡飯,亦要令人望之可口

             下咽,發揮食物最大的功用,絕不浪費絲毫。而道場的任何東西來

             之十方,一紙一筆、一桌一椅:得之不易,應好好愛惜,充分發揮

             其價值,才不會落因果。


                      肆、「法會是行者之內證與供養,亦是生命真締 - 佛心之

                                 極緻表現。」


                    以上幾點略表行者用心,希諸同修於中好修行,將佛法落實於

             生活。生活好壞在於品質,而品質之高低在於內涵 。內涵取決於用

             心,而心乃吾人之 --佛心也。故如何在娑婆界實現佛國淨剎,端

             在行者之用心與否?不在於你擁有些什麼?有內涵的生活,就是粗

             茶淡飯,一身發白粗衫,亦足顯行者之脫俗飄逸:相反地。錦衣華

             食,只徒增幾分庸俗。法會是行者之內證與供養,亦是生命真諦、

             佛心之極緻表現。若只一味借此斂財、攏眾、追求排場浮華,將致

             使諸佛落淚,眾生眼目黯淡,望與大眾同此一鑑。

 

                                    回目錄